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金融学院)之金融工程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零息债券
【答案】零息债券是指一种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出售而不支付利息的债券。债券到期时由发行人按债券的面值赎回。出售价格与面值之间的差额即作为投资者的回报。零息债券的价值等于债券到期日所支付的面值的现值。
2. 金融学的描述性阶段
【答案】金融学的描述性阶段是指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学当时是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大多是依赖于经验分析而不是理论上的、合乎规范的探讨,也没有在分析中引入系统的数量分析方法。
在这一阶段,有两个重要理论的提出为后来的金融工程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①净现值法,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1896年提出了关于资产的当前价值等于其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之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后来的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②效用理论,它由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在1944年提出,描述了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是一种帮助人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描述收益与风险的方法。
3. 无成本期权套期
【答案】无成本期权是指两个期权的特殊组合,其中一个期权做多,因而需要支付相应的期权费,另一个期权做空,并因此得到相应的期权费。如果两个期权的期权费大致相同,则该组合的净成本就近似等于零。无成本期权的推出主要是为了满足一部分投资者的特殊要求:一方面想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自己的资产在市场下跌时只会出现有限的损失;在另一方面,不愿意支付相应的期权费。无成本期权能够同时满足上述两方面的要求。但是这样做的结果,要以牺牲一般期权所具有的收益无上限的特征作为代价。
4. 互换
【答案】互换也译作“掉期”、“调期”,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照约定的支付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等)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互换合约实质上可以分解为一系列远期合约的组合。互换交易是降低长期资金筹措成本和资产、债务管理中防范利率和汇率风险的最有效的金融工具之一。互换有两种主要类型: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1)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在约定的一段时间内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在一笔名义本金数额的基础上相互交换具有不同性质的利率款项的支付,即同种通货不同利率的利息交换。一方为固定利率付款人,另一方则为浮动利率付款人。
(2)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互相交换不同币种、相同期限、等值资金债务或资产的货币及利
率的一种预约交易业务。通常两种货币都使用固定利率。货币互换一般以即期汇率为基础,交易双方仅需考虑定期支付两种货币间的利率差异,由货币利率较低方向货币利率较高方定期贴补。
5. 空头利率远期保值
【答案】空头利率远期保值指当经济主体预期其在未来有资金流入而且未来的市场利率会下降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卖出远期利率协议来锁定收益率,以规避利率风险。
6. 资产组合理论
【答案】资产组合理论包括传统的资产组合管理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传统的资产组合管理主要是以描述性研宄和定性分析为主,他们在选择证券构建资产组合时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是基本面分析(分析证券的内在价值,从而寻找价值被低估的证券)和技术面分析(在认定证券价格的波动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证券价格的历史变化来预测其未来的走势)。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以金融资产作为研宄对象的理论,通常将实物资产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区分开来,并按照它们各自的特征分别加以研究。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指20世纪50年代由马科维茨提出的资产组合理论,研宄的是投资者应该如何从一些备选证券中挑选出若干种证券,以及每一种证券应该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以实现最大收益。广义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建立在狭义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基础之上,并包括一些与狭义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密切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
7. 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s)
【答案】金融创新指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机构为追求宏观效益或微观利益而对其机构设置、业务品种、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等方面所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是金融业各种要素的新组合。从表现形式上来看,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上所出现的各种新事物均属于金融创新的范畴,具体来说,金融创新主要涉及:①新的金融工具,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可转让支付命令(NOW )、自动转账服务(A TS )、股金汇票账户(SDA )、期货合约(futures contract)、期权合约(option contract)、互换合约(swap contract)、浮动利率票据(FRN )、特别提款权(SDRs )等;②新的融资方式,如金融租赁(financial lease)、浮动利率抵押贷款(floating rate mortgage)、银团贷款(consortium loan)、平行贷款(parallel loan)、背对背贷款(back to back loan)、分享股权贷款(participating share loan)、票据发行便利(NIFs )等;③新的金融市场,如欧洲货币市场、欧洲债券市场、远期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互换市场等;④新的清算与交易手段,如支票、信用卡、电子货币、自动柜员机(A TM )、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SWIFT )、银行间清算支付系统(CHIPs )、自动清算支付系统(CHAPS )、全美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NASDAQ )等;⑤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如投资基金(investment fund)等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以及各国金融当局所实行的金融自由化政策等。根据金融创新层次的不同,还可以将金融创新分为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等三种,其中前两者属于微观层次上的创新,
而后者则是宏观层次上的创新。一般来说,金融创新具有突破性、间断性和质变性,如CDs 的问世、NOW 的使用等都突破了原有工具的本质特征,而且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横空出世。
8. 系统性风险
【答案】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些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来自企业外部,是单一证券无法抗拒和回避的,因此又叫不可回避风险。这些共同的因素会对所有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能通过多样化投资而分散,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系统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等。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证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是指证券市场行情周期性变动而引起的风险,这种行情变动是指证券行情长期趋势的改变;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引起证券投资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其中利率通过改变资金流向和影响公司盈利影响证券价格;购买力风险又称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给投资者带来实际收益水平下降的风险。
二、简答题
9. 金融工程今后将会怎样发展?
【答案】金融工程的发展趋势:
(1)金融工程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①准确性。定量研究仍然是金融工程的核心和生命。今后金融工程的发展方向是结合定性分析来发展和完善定量分析,从而使现有的和将来产生的金融计量工具、计量方法以及计量模型更具有准确性和适用性。
②创新性。今后金融工程的研究将可能更多地表现为解决传统计量模型未能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及用传统模型和理论来解决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2)金融工程实务发展趋势
①拓展化。在应用领域,随着人们对金融创新产品认识的不断加深,金融理论和模型的实质逐渐被揭示,因此金融工具的运用将会更加灵活。
②产品化和市场化。随着金融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日益复杂化、技术化、数量化,尤其是随着日益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和新兴市场业务的出现,以及金融全球化、多样化、电子化与自由化的不断发展,金融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将逐渐演变为专业化的综合业务。
10.试分析总收益互换和违约互换整个过程的现金流,说出它们的不同。
【答案】信用互换主要有两类:总收益互换和违约互换。
(1)在总收益互换中,投资者接受原先属于银行的贷款或证券(一般是债券)的全部风险和现金流(包括利息和手续费等),同时支付给银行一个确定的收益,一般是在LIBOR 基础上加减一定的息差。与一般互换不同的是,银行和投资者除了交换在互换期间的现金流之外,在贷款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