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27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之社会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际距离
【答案】人际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交往接触时所保持的相互间的客观距离。其类型包括亲密距离、亲近距离、交际距离、大众距离等。其影响因素包括:交往双方的相近性、个性互补性、外貌和个性品质的吸引力、个人能力专长、交往的频率、性别、交往的环境等。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之间的情感倾向性和行为倾向性,体现了人际交往中双方的亲密程度,可以进行客观的观察和测量。霍尔(E.T.Hall )把各种交往距离用英尺加以表示。
2. 侵犯/攻击
【答案】攻击又称侵犯,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个体对他人的伤害和危害。凡是侵犯行为都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3. 角色冲突
【答案】角色冲突是指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角色内的矛盾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前者为角色内冲突,指一个人担任某一角色,但无法同时满足多方面要求时引起的心理矛盾和行为冲突。表现为不同群体对某一角色有不同的角色要求而产生的心理困境;或者角色主体对规定的角色行为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理解,但必须履行时,其角色行为上的冲突。后者为角色间冲突,指一人身兼数个角色时产生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产生角色间冲突的原因包括:①个人因素。个人不具备扮演该角色的能力和条件;对来自他人的角色期待,自己有着矛盾的理解;持有妨碍特定角色扮演的态度和要求。②情境因素。角色期待不明确,成员之间不一致;角色范围缺乏明确性;共有同一角色的伙伴之间,对角色的期待、角色允许范围和禁止范围的认知不一致;角色缺乏连续性;同时占有两个以上的位置而发生矛盾;缺乏能激励角色扮演的报酬等。③社会文化因素。角色关系与社会文化的价值规范是否一致。
4. 归因
【答案】归因是个人从主观的感受与经验出发,将别人或自己所表现的行为或某事件的发生归属于某种原因的过程。通常将其分成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前者将行为归结于行为者本身内在的原因,如人格、情绪、能力、努力程度等;后者将行为归结于外部环境因素,如工作设施、任务难度、机遇、他人影响等。归因使得人们对事物有预见性,它使人们对周围世界和自己有一个相对固定、前后一致的看法,使得人们能够适应世界。即便是错误的归因,错误的预见,也起着
同样的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5. 根据菲德勒的研究,领导情境主要包括( )。
A. 群体气氛
B. 工作结构
C. 职位权力
D. 家庭环境
【答案】ABC
6. 在审讯环境下,受审讯者出现的与其他情境下不同的社会心理反应主要包括( )。
A. 处罚恐惧与心理盔甲
B. 防御计划
C. 服从证据
D. 压力回避
【答案】ABCD
【解析】在审讯环境下,受审讯者会出现与其他情境下不同的社会心理反应:①处罚恐惧与心理蓝甲。几乎所有犯罪者都担心受到处罚,他们此时的行为都与避免处罚、消除恐惧有关。如果认为回答提问会露出破绽,就在心理中装上一具盔甲,对所有提问都一概阻拦和抵抗。②防御计划。几乎每个受审者都制定掩盖犯罪行为的防御计划。③服从证据。绝大部分受审者在证据面前都会受到震慑,只好低头认罪。④压力回避。犯罪者在受审过程中会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压力作为一种强烈的痛苦和折磨,会使压力耐受力较弱者为缓解眼前痛苦而放弃对长远后果的考虑,从而供认罪行。
7. 依从诱导策略有( )。
A. 登门槛效应
B. 低球技术
C. 留面子效应
D. 过度理由效应
【答案】ABCD
【解析】常见的依从诱导策略有:登门槛效应、低球技术、留面子效应、过度理由效应和最低要求启动策略。
8. 人际互动主要的形式有( )。
A. 感情相容
B. 利益冲突
C. 合作
D. 竞争
【答案】CD
9. 下列属于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提出的五个普遍性命题的是( )。
A. 成功命题
B. 侵犯—赞同命题
C. 价值命题
D. 剥夺与满足命题
【答案】ABCD
【解析】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提出的五个普遍性命题包括:①成功命题;②刺激命题;③价值命题;④剥夺—满足命题;⑤侵犯—赞同命题。
10.沟通的结构包括( )等因素。
A. 信息
B. 通道
C. 反馈
D. 背景
【答案】ABCD
【解析】沟通的结构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等七个因素。
11.服从产生的条件有( )。
A. 命令者得权威
B. 他人支持
C. 行为后果反馈
D. 执行者的个人特征
【答案】ABCD
【解析】服从是指个体迫于外界的压力而采取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态度或行为。影响服从的因素有:命令者得权威、他人支持、行为后果反馈、执行者的个人特征。
12.个体归因中属于内因的是( )。
A. 人格
B. 努力程度
C. 动机
D. 心境
【答案】ABCD
【解析】行为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