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唐人选唐诗”以唐人的眼光来反映唐诗的发展面貌和诗学观念,从而成为后世研究唐诗最好的原始资料,后人在研究唐诗时对唐人选唐诗现象也极为关注。近年来,“唐人选唐诗”选本成为唐诗研究热点,像《河岳英灵集》、《国秀集》、《中兴间气集》、《才调集》等都已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遗憾的是,《御览诗》作为唐人选唐诗中唯一一种由皇帝钦命编纂而成的一种诗歌选集,却鲜有学者关注。《御览诗》“御览”的性质本身决定了该选本的特殊性,其选诗须符合选家和帝王喜好双重标准。该集收入一些名望不大的诗人,其诗因此集得以流传,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同时,编者令狐楚生活在元和时期,该集的成书时间也在此时,就《御览诗》选本可以审视元和诗风整体风貌。时至今日,傅璇琮先生对此集进行系统的校勘和整理,对《御览诗》的成书时间、流传版本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详实的考证,再加上有其他选本研究作参考,为我们探讨《御览诗》提供了研究空间和基础。
本文以此为契机,试图对《御览诗》的成书情况、诗人选择、诗歌体裁、内容以及该集所体现的诗学观念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御览诗》的基本情况。对诗选家生平、编选时间、收入诗作、主要版本等情况作梳理,以对《御览诗》有直观的了解。
第二部分,对《御览诗》的诗人选择以及选诗体裁进行分析。《御览诗》是供帝王阅读的一个诗歌选本,因而在诗人选择上,不可避免受到政治因素以及选家审美情趣的双重影响,因而导致一部分被后世认为的诗坛名家未能入选;但另一方面,从社会历史本身来看,《御览诗》选入的诗人在当时亦享有盛名,也比较真实反映了当时文坛面貌。而《御览诗》在选诗上,重近体无一古体这一现象也是唐诗发展及元和时期诗风演变的直接体现。
第三部分,从入选诗歌入手,分析《御览诗》中感兴、艳情、边塞及送别赠答诗与歌功颂德等题材在该集中所占比例及其入选原因。
第四部分,概括《御览诗》所体现的诗学观念,并论述其“富赡”、“轻艳”风格表现及成因。
总之,《御览诗》与其他唐人选唐诗一样,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坛原貌,体现了唐代诗歌发展的轨迹。也是我们总结唐代诗歌发展规律和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依据。在唐诗发展史上《御览诗》应有其相应的地位,应和其它唐人选唐诗一样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