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佳木斯大学应用心理之心理学研究方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连续型随机变量
【答案】连续型随机变量:变量可以在某个区间内取任一实数即变量的取值可以是连续的。
2. 次数分布
【答案】次数分布,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各单位按组归类整理,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3. 抽样分布
【答案】抽样分布:从已知的总体中以一定的样本容量进行随机抽样,由样本的统计数所对应的概率分布称为抽样分布。
二、简答题
4. 因素分析的假设条件有哪些?SPSS 中如何检验?
【答案】(1)因素分析的假设条件
①从宏观层面的研究构想说,因素分析着重在于分析变量间的共同变异,因此变量背后必须存在“潜在”的维度,否则得到的因素分析结果就难以理解。
②因素分析通常首先要求观测变量分数以及公共因素、独特因素都用标准分数表示,即变量和因素的均值均为0,方差均为1;其次,公共因素和独特因素间不相关,各独特因素之间也不相
;另外,由于因素分析的目的是找出观测变量中潜在的因素结构,因关(尤其在公因子分析法中)
此要求观测变量间应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一般要求绝大部分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3;此外,正交模型要求公因子之间应当相互独立,尤其是在主成分分析中。
③同任何统计方法一样,因素分析对数据类型以及数据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要求,等距型数据是一个基本要求,一些特殊情况下等级型数据也可以接受。
5. 心理学实验中选择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要在实验设计中合理的选择反应指标,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指标要具有有效性,即特异性或相关性,能够真实反映反应的情况,即反应的指标能够度量刺激所引起的真实反映。
(2)反映指标示具有客观性,即不同的研究观察者或不同次的观察只要是反映相同,其指标也应该是相同的。当然观察的随机误差示允许的。一些主观性较大的度量指标,规定好反应标准后,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客观性很好的度量指标。
(3)指标要能够数量化,或用数字,或用次数,或用一定的反应程度不同的语义,例如好、
很好、非常好之类,也可认为是具有数量化特征的指标。
(4)所选择的指标要能够精确地、真实地度量反应的变化,即指标本身要具有灵活性和分辨性,既要精确又要准确。在应用百分数表示正确或错误时应特别注意天花板和地板效应。天花板效应是指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时,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而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就说明实验中出现了地板效应。
6. 对于资料中的缺失值应如何处理?
【答案】在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中,缺失值处理方式:
(1)Exclude cases pariwise:成对删除参与分析的变量中含缺失值的记录。
(2)Exclude Gases listwise:删除所有含有缺失值的记录,凡整行中含有缺失值,该行全部排除在外。
(3)Replace with mean:用变量均值代替缺失值。
(4)Exclude cases allalysis bv analysis:统计检验时,删除含有缺失值的记录。
(5)Report values:报值。
7. 访谈法适用哪些研究课题?
【答案】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法,可以了解人们的态度、情感、思想观念和主观感受,从而对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访谈法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调查、学校心理咨询、征求意见等科研活动中。
根据访谈法的操作特点可以看出它适用的研究课题在以下几个范围:
(1)由于访谈法可能需要不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所以更加适合于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个体进行深入的调查从而得到对方相关数据资料从而推论出一定结果和规律。
(2)访谈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访谈的方式也简便易行,即使文化程度不高或者不善文字表达的被访者也能很好的进行互相交流。所以,访谈法的适用对象十分广泛,如访谈对象可以是文盲、半文盲或因种种原因不能书写的人。从更普遍的范围来说,在研究文化程度较低的被访者或书写、理解能力不够的儿童时,访谈法就显得相当重要和不可或缺。
(3)由于访谈法不具有匿名性,并且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所以不宜进行比较敏感、有关个人隐私方面或者“社会赞许性”存在过强的话题。相对来说,访谈法更适合比较中性和普遍的社会生活课题。
(4)人的一些情感、体验、社会关系变化、动作变化或心理过程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达,这样的资料则无法用访谈法取得。所以,访谈法的话题需要一定的可表达性,也就是被访谈者可以通过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述。如果无法表达,则需要考虑其它研究方法,如观察法或测验法等等。
(5)访谈法十分适合与其它研究方法结合使用。比如在对被试进行观察或测验之后,对其进行较深入的访谈,可以帮助研究者掌握来自主客观两方的数据资料。
所以,虽然访谈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也必须在应用的同时注意由于这种研究方法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适用范围,如果超出适用范围或应用不当,有可能对心理和教育研究产生破坏作用,影响研究的信效度。所以,研究者在应用访谈法时,要事先考虑访谈的适用的研究课题。
8. 什么是标准误? 标准误与标准差有何联系与区别?
【答案】(1)标准误,即样本均数的标准差,是描述均数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反映的是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
(2)联系:标准差与标准误都是数理统计学的内容,两者不但在字面上比较相近,而且两者都是表示距离某一个标准值或中间值的离散程度,即都表示变异程度。
区别:标准差就是样本平均数方差的开平方,标准差通常是相对于样本数据的平均值而定的,通常用M ±SD 来表示,表示样本某个数据观察值相距平均值有多远。受极值的影响,标准差越小,表明数据越聚集;标准差越大,表明数据越离散。标准差的大小因测验而定。标准差与正态分布有密切联系。
标准误代表的是当前的样本对总体数据的估计,标准误代表的是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相对误差。标准误是由样本的标准差除以样本容量的开平方来计算的。标准误更大的是受到样本容量的影响。样本容量越大,标准误越小,那么抽样误差就越小,就表明所抽取的样本能够较好地代表总体。
9. 什么是范型? 在心理学研究中主要有哪些范型? 对比演绎式理论与归纳式理论。
【答案】(1)范型的定义
范型是指看待问题的基本角度或框架。它为研究者提供观察事物的基本方式和信念,决定或影响着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内容、方法、策略和所提出的理论。
(2)范型的种类
①生物学范型,引导心理学家在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基因中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②心理动力学范型,引导心理学家在与生倶有的本能和生理驱力中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③行为论范型,引导心理学家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探寻特定行为模式产生的原因。
④认知论范型,引导心理学家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过程。
⑤人本论范型,引导心理学家去探寻人性积极的一面。
(3)演绎式理论与归纳式理论的对比
①归纳式理论的定义
归纳式理论是采用归纳的逻辑,根据一系列特定的观察资料而概括出的理论。这种理论的获得方式是从个别现象到一般规律。
②演绎式理论的定义
演绎式理论是指运用演绎的逻辑,采用假设检验方式获得的理论。它是传统的科学研究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