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文学是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的记录,它记载着民族的价值觉醒和价值实现的历史轨迹。所以,从价值视角宏观透视元明清文学,是个难度大,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的研究,正是对此的一个尝试。 元明清三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经济内部的孕育、发展,深刻影响着意识形态的哲学。哲学内部的"天理"同"人欲"。文学也发生了从形式到思想的变革,呈现自觉的趋势。 戏曲、小说等到伴随城市经济发展起来的群众文艺,是元明清文学的主流。它们对奴性的销铄和自主意识的增强为特征的,是广泛而又深刻的:既有冲决封建理性束缚和叛逆意识,又有对生命、爱情价值的强烈渴望,更有对平等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意识的张扬和对个性解放的呼唤。 价值的觉醒,激励着实现价值的实践。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是极其不幸的,她们在"母权制"被推翻的那一刻起,就被打进了十八层人间地狱,成了逻辑性的附庸。元明清作品中的女性,则表现出不甘奴役的觉醒。她们在价值实现的实践上是大胆的。作品站在女性的角度,肯定了女性实现自身价值的努力。人口作品道德表现了女性对和谐、美满的恋爱婚姻的强烈呼唤和追求。其次,表现了她们对"男女平等"的强烈渴求和对男子爱情不忠的不满,以到有些作品,展示了女性对男子从精神到肉体的惩罚、报复。最后,表现了女性们走出家庭,参加社会活动,寻求女性自尊自主和努力。 中国封建社会,重视农业经济,忽视商品生产与流通。商人的地位和价值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元明清作家则对商人的价值给予了肯定,再现了商业繁荣、商人活跃的景象,对商人的金钱欲望和开拓冒险精神给予赞颂;对商人新道德、爱情也作了合乎人性的观照。商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正是市井阶层渴望摆脱封建束缚,渴望登上历史舞台的反映。 总之,元明清文学,展现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价值观念的变革,讴歌了自然活泼的"人欲",讴歌了人的价值觉醒和实现价值的精神。试图把人从封建枷锁和封建陈腐价值观中解放出来,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全文由导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共四章十四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