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临县县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研究

关键词:临县,资源开发,经济发展

  摘要

临县作为山西省离柳煤电能源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县域内资源丰富,煤钾矿产优势突出,在全省、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红枣产量居全国第一,开发潜力很大。但是,由于受生态环境恶化,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低等不利条件的制约,临县至今仍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贫困大县。 本文在评价临县县域资源优势及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力求揭示制约临县县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和因素,探讨临县摆脱贫困,启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稳定发展战略,以及县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布局模式的选择等。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对临县的资源优势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指出其发展的巨大潜力。临县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1)矿产资源丰富,煤钾优势突出;(2)红枣栽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3)土地资源丰富,宜林、宜牧地面积广;(4)黄河客水资源丰富,适于大规模开发建设;(5)生境多样,生物资源丰富;(6)劳动力资源丰富等。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临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差;产业结构不成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空间布局相对集中是其经济发展现状的总体特征。临县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主要表现为:(1)经济总量产出少,人均水平低;(2)工业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3)农业生产落后,土地生产力低下;(4)经济实力薄弱,地方财政困难,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其产业结构处于低层次发展水平:(1)三次产业构成中,第一次产业居主导地位;(2)从工农业产值结构看,工业产值比重偏低;(3)从产品结构来看,以采掘、原料加工为主,工业化初级阶段特征明显;(4)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全县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空间布局过于集中。以上是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临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至今资源优势还没有能够转化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县域经济依然非常落后,人民生活极其贫困。本文第三部分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揭示制约临县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因素。临县地处吕梁山西麓,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地形破碎,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低而不稳,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地处省边、区边、河边,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对外联系薄弱;人口数量多、增长快,人口素质低下。以上几个方面即是本文所认为导致临县经济落后,长期处于低水平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临县县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的选择以及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战略。根据临县的资源特点及临县经济发展现状,本文拟将以下两个方面作为临县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第一,充分利用当地是以红枣种植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红枣生产,将本县建成全国最大的红枣生产、加工、运销基地;第二,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充裕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发展乡镇企业。要使全县稳定脱贫,共同致富,县域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还需要有长远的发展战略作指导。首先,依托能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煤炭工业,使其成为带动全县经济腾飞的"龙头"产业;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第三,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第四,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不断提高土地承载能力;第五,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临县县域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使其朝着合理化的方向演进,使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合理的产业结构只有通过产业布局落实到具体地域上,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上是本文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的内容。 临县地域辽阔,区域分异作用明显。本文第六部分根据县域资源、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把全县分成四个各具特色的小区,并简要论述了各个小区的基本情况,发展方向与重点等,这对于因地制宜的开发个小区以及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