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西南财经大学432统计学2002-2003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摘要

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研究生考试

统计学

注: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判断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要求判断正确与否,并简要说明理由)

1、当数据呈高度偏态时,中位数比算术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

2、有研究者调查发现,一个人看电视的时间长短与收入多少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说明看电视时间较多是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3、在方差分析中,总理差平方和一定的情况下,组间平方和越大,则因素的影响作用越显著。

4、在综合评价中,若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则单项评价指标的评价分都在60到100之间。

5、某企业有如下资料:

3月 4月 5月 6月

增加值(万元) 1200 1370 1150 1170

月末人数(百人) 6.9 7.1 6.7 6.5

月劳动生产率(百元/176.47 195.71 177.27 -- 人)

由上表数据可计算得该企业第二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即平均每人每月创造的增加值)为(177.27+176.47+195.71)/3=183.15(百元/人) 。

6、中间投入率是反映全部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指标。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统计研究对象具有什么特点?统计学与经济学有什么关系?

2、某机场的塔台面临一个决策问题:如果荧幕上出现一个小的不规则的点并且逐渐接近飞机时,工作人员必须判断这种情况是否会发生碰撞意外,原假设为“一切正常”,备择假设为“可能会发生碰撞意外”。在这类假设检验问题中,错误地发出警报属于第几类错误?显著性水平宜大还是宜小?为什么?

3、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有何优越性?其抽样平均误差受哪些因素影响?

4、什么是回归估计标准误差?大样本情况下,它与相关系数有何关系?

三、计算题(第2小题12分,其余各小题10分,共42分。要求写出计算公式、主要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1、某校某期“统计学”期末考试后,按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5%即36份试卷进行分析。这些试卷平均得分为78分,标准差为12分,有四份试卷不及格。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校参加本次“统计学”考试的所有同学的平均分数的置信区间和及格人数的置信区间。

2、某地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00年为68亿元,比1990年增长52.8%,其中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28.1%上升为2000年的32.2%。问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