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856中外政治制度与行政管理之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职位聘任
【答案】职位聘任是公务员机关与所聘公务员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书面的聘任合同,确定机关与所聘公务员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任职方式。它是随着人事管理改革的小断深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的类似于企业那样的任用方式。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聘任合同期限为1至5年。聘任合同可约定试用期(1至6个月)。聘任制公务员按国家规定实行协议工资制,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
2. 管理层次
【答案】管理层次是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这应由行政机关的工作量来决定。层次过多,公文履行,手续繁杂,官僚主义滋生,不仅小利于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和职能的发挥,不利于信息沟通和传递,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层次过少,事务集中于几个领导者或单位,也可能使行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因此,行政机关的层次必须适当。在行政组织中,一般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行政组织权力由高层向基层递减,高层一般具有最高决策权,基层主要拥有执行权,中层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 国家公务员制度
【答案】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统称或总称。其中包括《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录用、考核、奖励、纪律、职务升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单项制度及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从1980年起,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在全面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借鉴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建立并逐步完善,大致经过了调研准备、推行实施、完善发展三个阶段。它的指导原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机制有:能力开发机制、人才奖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勤政廉政保障机制。
4. 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案】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具体形式。它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它建立在发挥集体作用基础之上,是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5. 行政组织法治
【答案】行政组织法治是指要严格按相关法律规范管理行政机构的设立、职能和职权配置、行政编制和管理幅度、管理方式;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处理各级政府间、各政府部门间的关系。
6. 人事行政
【答案】人事行政是以国家行政人员或公务员为主要对象的一系列管理理论、法规、制度、政策、措施的总和,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依法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即是政府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它同其他领域的人事管理一样,需要遵循人事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7. 行政立法权限
【答案】行政立法权限,是关于行政机关立法权限的明确规定,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和享有行政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之间,主要是指国务院与国务院各部委之间、国务院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亦即哪些事项应由哪级机关制定、颁布法规。换言之,哪些事项应由法律来规定,哪些事项应由其他形式的法规、规章来规定。目前我国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与法律区别的标准是颁布的机关不同,因而它们在调整对象和范围上应当有所区别。应当山法律规定的事项必须经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而不得由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制定法规或规章; 应当由行政机关的规章来规定的事项也不应由立法机关以法律形式来规定。
8. 行为科学、梅奥的组织理论
【答案】从1927年到1932年,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及怀特赫德三位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连续五年进行了新的试验,即著名的“霍桑试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梅奥等人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等文章,通过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实证性研究,他们以人、人的行为和人的社会关系为中心的新的研究方向,以及用社会—心理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组织现象的先例,从而把组织管理过程中的活的因素—人及人际关系摆到组织中来,并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开创了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先河。梅奥等人以实验的结果为依据,主要提出了四条原理:
(1)工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工人会追求金钱收入,但也会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社会、心理因素是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
(2)人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机械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3)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经常表现为某种团体的“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是相互依存的,对生产率存在直接的影响。
(4)管理者要寻求和采取一种以社会和人群关系技能为基础的新的领导方式,即“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也即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而激
励职工的“士气”,从而实现提高生产率的目标。
二、简答题
9. 简述政府形象管理的具体步骤。
【答案】政府形象管理,是指政府为塑造和维护政府形象而采取的决策、组织、理是系统完整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形象调查
①形象调查的目的。形象调查是实施政府形象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该阶段,指挥和协调的行为。政府形象管调查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并分析社会公众对政府组织、人员及政策所持的态度和评价; 核实与掌握社会公众对政府已有观念和判断。为政府组织收集各种体现社会各集团利益、各阶层基本态度的信息,明确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状态,为政府实施有效的形象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②政府形象调查的内容。涉及政府静态物质载体形象、动态行为形象与深层次精神理念形象等方面内容。
③政府形象的具体环节。政府自我期望形象调查、政府实际形象评估和政府形象差距分析。
(2)政府形象塑造
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要努力做好: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能广泛代表公众利益和意愿; 多办实事,体察民情,取信十民; 讲求效率,避免官僚主义和拖拉的办事作风; 在国际上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政府公关人员应据特定形象目标,分别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传播沟通媒体; 针对不同公众对象和任务,选择恰当的公共关系活动方式。
(3)形象评估与检测
目的是评估政府形象管理的效果,评估检测政府形象的方法主要有自我总结法、公众评价法和专家评价法。
形象管理人员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发现还存在的问题,将检测结果及时向政府领导层和决策层报告,使之更加准确地确定问题和分析形势,以不断调整政府形象管理目标和具体措施,使新的形象管理计划更加完善,使政府的形象管理工作成为有计划的持续过程。
10.简述行政监督的内容。
【答案】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行政管理活动,内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监督决策是否科学、合法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决策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行政权力的运行,总是从决策开始。因此,对决策的监督,成为行政监督最重要的内容。监督主体除认真监督决策目标、依据、方案外,还应着重监督决策的程序是否合法、科学、民主,是否严格遵循以下步骤:发现问题,确立目标; 集思广益,拟定方案; 分析评估,选择方案; 实施方案,完善决策。
当前对决策监督的重点应是:防止主观盲日决策,尤其要防止一些行政领导为追求政绩而做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