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856中外政治制度与行政管理之行政管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协调
【答案】协调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的而把各自行动互相配合。行政协调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间建立良好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协调不是在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的两极做选择,而是在有关各方存在不同程度共同之处的基础上,对差异进行融和、调整,以实现关系的和谐与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行政协调关键在政府各方面关系的平衡,如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平衡、履行社会职能与自身有效管理的平衡、专业化分工与全局管理的平衡、职权责的平衡等。行政协调的方法有对人际关系的协调方法、对组织系统的协调方法、对经济、社会和思想的协调方法。其特点包括:广泛性、目的性、层次性、权威性、灵活性和相对性。
2. 行政信息开发
【答案】狭义行政信息开发与狭义行政信息概念相联系,仅指对行政信息内容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信息的生产、表示、搜集、整序、组织、存储、检索、重组、转化、传播、评价、应用等。通过这些环节来提升信息的质量、完善信息服务、方便信息利用、有效挖掘行政信息的潜在和显在价值。
广义行政信息开发与广义行政信息概念相联系,不仅包括狭义信息开发的相关内容和含义,还包括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设备制造及信息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建立、信息规则设定、信息环境维护、信息人员培养等活动。广义行政信息开发含义,系统考虑了与以信息为核心的开发活动及其联系紧密的其他社会行为,能揭示行政信息开发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交叉性。
3. 政策合法化
【答案】政策合法化包含两个层次:政治正当性和政策合法化程序。
(1)政治正当性。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若缺乏正当性,必难以执行。政治正当性包含:实质层面与心理层面。实质层面即合法性问题,是指必须在宪法架构下运作; 在民主法治的国家,合法化是政策必经的历程,经立法机关合法化过程的政策,才能为广大的民众所接受,付诸施行时,才会比较顺利。心理层面则是指被统治者愿意接受统治者以及其政策的统治与约束,统治的正当性愈高,则民众的服从度愈高,愈能得到高的政策绩效,反之则否。因此,在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合法性被称为“认受性”,即接受与认同的程度。
(2)政策合法化程序,是指政策备选方案必须得到有权责的机关或个人之认可批准,才能取得合法地位。政策合法化程序也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 二是立法机关的政策
合法化。
(3)政策合法化的内容具体包括:决策者及权力的合法化; 政策程序的合法化; 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政策内容法律化。
4. 行政领导
【答案】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的社会活动的总称。行政领导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领导活动,它具有一般领导的共同特点,又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行政领导只是对“行政”的领导; ②从行政领导活动方式的特性上讲,行政领导的执行性,是它的明显特点; ③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5. 调仟
【答案】调任指公务员机关根据工作需要,从其他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到公务员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以及公务员调出公务员机关任职的活动,‘自涉及公务员职务关系的产生或消失。
6. 行政道德与行政立法
【答案】(1)行政道德是职业道德或行业道德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般道德在行政活动中的体现,是统治阶级的道德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特殊要求。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行政者自身完善和进步所具有的功效和意义,表现在对行政者的规范、约束、教育、调节和激励等方面。
(2)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狭义的行政立法行为是行政权作用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就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与相对人所形成的关系结构来说的。与其对应的有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它有别于立法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行为和其他行政行为。
(3)行政立法要受行政道德的制约。
7. 行政目标
【答案】行政目标是指行政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达到或期望达到的行政管理目的和指标,它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行政月标具有如下特性:
(1)层次性。行政目标是由总目标、子目标、二级子目标,从总到分,从上到下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总目标、分目标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层级节制的目标系统。
(2)多样性。由于行政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行政目标也必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从行政目标的内容看,有政治目标、经济目标、文化教育目标、社会服务目标等各领域的目标; 从行政目标的范围和数量看,有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单项目标和多项目标; 从行政目标的期限看,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从行政目标的重要程度看,又有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等。
(3)从属性。多层次、多样化的行政目标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并列的,局部的、低层次的、近期的行政日标要从属于整体的、高层次的、长期的行政目标。多种多样的行政目标对总的行政日标负责,受总目标制约,并根据总目标的要求进行调整、修订,使之更有利于总目标的实现。
8. 现代公共预算
【答案】现代公共预算是指必须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收支计划。它不仅是财政数据记录、汇集、估算和汇报,而且是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由政府首脑准备,提交立法机构审查批准。它必须是全面的、有清晰分类的、统一的、准确的、严密的、有时效的、有约束力的; 它必须经立法机构批准与授权后方可实施,并公之于众。现代公共预算制度已作为现代国家进行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
二、简答题
9. 行政信息管理体制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建立和完善行政信息管理体制,包括明确行政信息管理的主体、职能配置及其运行机制,主要解决“谁来管”的问题以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解决“如何管”的问题,这是实现行政信息有效管理的途径。
(1)行政信息管理的机构
健全行政信息管理机构、组织落实,是发达国家完善行政信息管理体制的重要特点。为实现行政信息管理宏观和微观管理职能,中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基本形成自上而下地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信息化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行政信息管理工作。
①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国务院总理和各级政府最高行政领导担任组长。 ②在国务院成立负责行政信息化建设的专门管理部门一一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及与信息化推进有关的信息产业部和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的信息中心; 与此相适应,地方各级政府都成立了信息产业厅(局)、信息中心。
③在各政府部门内成立行政信息管理的工作部门或机构,一般是部门内部的信息中心、信息部或情报中心。
④问题。严格来说,在行政信息管理机构设置上,中国目前机构设置还不能适应行政信息化建设从技术导向到政务、管理导向的发展需要,缺乏自上而下的管理行政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性部门设置。因此,应改善行政信息管理机构设置,将其纳入政府组成部门系列,在性质上确定为综合部门,赋予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职能。
(2)行政信息管理职能
科学合理地配置职能,是完善行政信息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行政信息管理职能配置。行政信息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
①行政信息宏观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