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856中外政治制度与行政管理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定员定额
【答案】定员定额是编制基本支出的基本方法。定员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业务量确定的机构人员的编制数,定额指各部门履行职能、开展业务工作所需的各项基本费用支出(包括人员和公用经费)的人均额度标准。因此,它们的预算实际上是一种公式预算,即根据固定的标准按特定的公式计算,该公式为:人员经费或公用经费=定额×定员。
2. 运作效率
【答案】运作效率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有效率地组织和管理财政交易,防止资金被贪污、挪用和浪费,确保立法机构通过的预算能严格而有效地执行,提高收入和支出管理的效率。改进运作效率需要考虑四个问题:控制、灵活性、协调与激励。
3. 行政信息存储
【答案】行政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管理中继加工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指将加工处理后的行政信息按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行政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检索和有效利用的基础。具体包括两层含义:①将加工后的信息,按一定规则,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 ②将这些信息载体,按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组成系统有序的、可供自己或他人检索的集合体。科学合理的信息存储,有利于方便用户检索和延长使用寿命,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信息管理。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它是信息采集与信息利用之间的纽带。信息存储应遵循统一性原则、记录准确原则、编排有序原则、便捷性原则和安全原则。
4. 特种监督
【答案】特种监督指行政管理主体内部依法实行的针对某种专门的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的专业性监督,如审计监督、物价监督等。其中,审计监督是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经济监督的一种活动,它有权依法对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同国家财政有关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核、稽查的活动。
5. 行政领导者职位
【答案】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并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的统‘体。职务和责任是构成行政领导者职位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6. 行政监督
【答案】行政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其具体内涵为:①监督对象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行政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②监督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国家特设的行政机关、政党、社团组织和人民群众等。③监督性质是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种法制监督。④监督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合理行政,改善和强化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廉政建设。
7. 行为等级评定法
【答案】个人绩效合约是个体绩效考核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把行为考核与评级量表结合,用量表对绩效做出评级,并以关键行为事件为根据,对量表值做出定位。该方法,可对源于关键事件中有效和非有效的工作行为进行更客观的描述。熟悉一种特定工作的人,能识别这种工作的主要内容,可对每项内容的特定行为进行排列和证实。该方法需要大量的员工参与,因此比较容易被员工所接受。
8. 政策资源
【答案】政策资源可等同于执行条件,是指政策执行中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政策资源的运用贯穿于政策过程,从制定到执行,都面临着如何配给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问题。因此,政府在特定政策执行项目上提供的公共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即构成有效执行政策的条件,又构成检验政策执行的政策效果的价值评判标准之一。一般可把政策资源因素分为:执行经费、执行人员、执行机构、执行保障。
二、简答题
9. 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答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
(1)预测与规划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是指对未来一定时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需求量、需求质、需求结构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可能出现的数量、质量、结构进行推测,并制定规划,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供求相适应的过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是教育与培训、选拔与使用、配置与管理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后续工作的前提与依据。为此必须把握:①要做到运行有序、有效,必须是心中有数、有据,以便科学地量“事”而育人、用人; ②要达到科学的决策,必须实现科学的预测,做好基础性、前提性的统计; ③规划以预测为基础,需要与可能相平衡,人的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
(2)教育与培训
教育与培训作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
照不同岗位与需要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旨在提高公务人员的智力水准、政治和业务素质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一个训练活动和提高过程。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培训要有重点,有的放矢。要突出博而专的知识结构与综合应用能力,吸收与借鉴、消化与转化能力,科学预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的培训。要超前进行教育与培训,决不可临渴掘井”,只有具有超前意识与战略眼光,才不致误事、误国。
(3)选拔与使用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选拔与使用是指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鉴别,把符合一定要求的人选拔出来,加以使用,并给予相应的职责和权利,使其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从一定角度看,竭尽全力造就的人才,能够及时而合理地选拔、任用到发挥其才能与特长的岗位上,就会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①对教育与培训起示范的促进作用; ②对事业与人才本身起推动作用,尤其在合理选拔使用过程中,不仅为了推动事业发展发挥其潜能,而且追求进一步的开发智能、完善自我; ③对周围的人与事起连锁反应作用,甚至形成承前启后的“人才链”、“人才团”和兴旺发达的事业及其先进的群体。因此,为了达到人尽其才,事竞其功的目的,公务人员的选用必须合理、有效。
(4)配置与管理
配置与管理,是指仅仅选拔出合格的优秀人才还不够,还必须把他们配置到适当的岗位上,实现人与事的最佳配合,即适才适所,并加以科学化、法律化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兔用非所长,用非所学,做到用人所长,专才专用,通才通用,大才大用,小才小用。适才适所、科学管理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积极性和创造性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为此必须把握:①配置的类别、领域要适宜,尽量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把各种类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配置或归属到相应的系统中去; ②能级、能质要适宜,即个体素质能力的层级要与配置或落实到具体单位的岗位、职位相对称; ③个体、群体要适宜,即通过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使个体适合群体,群体符合整体的目标与要求。
10.简述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答案】政治环境是行政系统运行的主要外部环境之一,其对行政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
(1)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
国体是一个国家中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体现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行政系统是国家政权的心脏,行政系统的性质由国家的性质决定。
(2)政体规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
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国体的表现形式,它规定国家机构的组成形式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关系,也决定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及其在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
政党制度对行政系统有多方面影响,它不仅直接影响行政系统与政党间的关系,而且直接影响行政系统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功能发挥、政策稳定性及纠错机制。
(4)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