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答案】C
【解析】知觉理解性是个体在知觉过程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语词加以概括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A 项,知觉选择性是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B 项,知觉整体性是个体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D 项,知觉恒常性是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的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象的过程。根据题意,同一个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知觉经验背景的人对它的组织加工是不同的,由此形成的知觉经验也就会存在差异。
2. 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是( )。
A. 视觉编码
B. 听觉编码
C. 语义编码
D. 形象编码
【答案】C
【解析】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以意义编码为主包括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两种,其中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
3. 用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比率智商只能进行个体内比较
B. 离差智商随年龄的増长而提高
C. 智力年龄会随生理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
D. 比率智商不能满足对年龄单元等值性的要求
【答案】D
【解析】1949年韦克斯勒在他编制的儿童智力量表中首次采用了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这
是因为比率智商的基本假定是智力发展和年龄增长呈正比,是一种直线关系,但随着人年纪的増长,到约到26岁左右智商就停止增长进入了高原期,所以比率智商不适用于年纪大的时候。
4. 对认识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托尔曼所提出的主要概念是( )。
A. 内部强化
B. 外部强化
C. 替代强化
D. 自我强化
【答案】A
【解析】托尔曼提出了内部强化的概念,即预期被证实。因此选A 。
5.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应在识记后( )。
A.1小时内
B.2〜12小时
C.13〜24小时
D.24小时后
【答案】D
【解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的节省百分比在初次识记间隔1天后约为50%,这时记忆间隔和效果最好。
6. “双方在共同的目标下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的夫妻属于( )的夫妻类型。
A. 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B. 建设型
C. 爱情型
D. —体型
【答案】B
7. 儿童在发展早期,往往会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后来,当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东西(如纸飞机)并没有生命时,就会修正自己原来的认识,这种构建知识方式是( )。
A. 同化
B. 顺应
C. 图式
D. 平衡
【答案】B
【解析】顺应即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因此选B 。
8.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为考察词的类型(靶子词、非靶子词)以及辨别条件(高辨别、低辨别)对双耳追随效果的影响。研宄者将60名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名,一组既接受靶子词——高辨别条件的处理,也接受祀子词——低辨别条件的处理;另一组既接受非靶子词——高辨别条件处理,也接受非靶子词——低辨别条件的处理。
[1]该实验设计是( )。
A. 被试间设计
B. 被试内设计
C. 混合设计
D. 回归间断点设计
[2]辨别条件属于( )。
A. 被试间变量
B. 被试内变量
C. 额外变量
D. 无关变量
[3]实验存在的交互作用是( )。
A. 词的类型*辨别条件
B. 靶子词*非靶子词
C. 高辨别条件*低辨别条件
D. 词的类型义辨别条件*追随效应
【答案】[1]C[2]B[3]A
【解析】[1]一项实验中既用组内设计又用组间设计叫做混合设计。因此选C 。
[2]被试内变量即1个被试接受所有处理水平。因此选B 。
[3]交互作用指的是两个因素在对方的不同水平上呈现出的效应存在差异。因此选A 。
9. 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排序正确的是( )。
A. 翻身、坐、抬头、站、走
B. 抬头、坐、翻身、站、走
C. 翻身、抬头、坐、站、走
D. 抬头、翻身、坐、站、走
【答案】D
【解析】婴儿动作发展符合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10.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是( )。
A. 皮亚杰
B. 维果茨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