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之文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女史箴图》
【答案】《女史箴图》是我国东晋时期顾恺之的绘画作品之一。“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 “箴”是规劝、劝诫的意思。这幅画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该图采用了游丝描手法,画面中线条循环婉转,整幅画都特别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联绵,使得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明丽、活泼。
2. 湖南道县玉蟾岩
【答案】湖南道县玉蟾岩是指约在公元前13000~11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岩洞遗址,位十湖南道县,面积100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2~1.8米,自然堆积层次近40层。发现烧灰堆等遗迹,遗址出土少量陶器和稻谷遗存以及石、骨、角、牙器、动物骨骼等。陶器制作粗糙,烧成温度低,陶土中多含石英砂砾个别可复原者为圈底釜形器,为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制品之一。出土的稻谷遗存,兼具野生稻、釉稻、粳稻的综合特征,是一种由普通野生稻向初期栽培稻过渡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为迄今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实物。该遗址所见考古学文化是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一种表现。
3. 里耶秦简
【答案】里耶秦简是指发现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的秦国简牍。古城出土了三万六千多枚秦代简牍,约有20余万字,字体属古隶。其材质绝大多数为木质,极少数为竹质,均为毛笔墨书。内容涉及邮传、历术、法律、军事等各个方面,是当时的官署档案,为研究秦代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文献资料,将极大地丰富对秦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认识。
4. 耀州窑
【答案】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青瓷窑场和宋代北方出产青瓷的著名遗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为中心。其始烧于唐,盛烧于五代、北宋,衰落于明代。它主要生产青釉瓷器,也兼烧黑釉、白釉、酱釉瓷器,唐代还生产三彩陶器。它最为突出的成就是其花纹装饰。技法主要有印花、刻花、划花及模印与刻划相结合等。其北宋时代的刻花刀法明快、线条流畅,并能刻出有斜度的痕,使画面阴阳清晰。其印花纹饰布局严整、讲求对称,是宋代印花瓷器中的最优秀者。其瓷器胎薄而坚硬,釉层较厚,施釉均匀,釉面常开小片冰裂纹,颜色深沉,口沿部分发黄褐色,
俗谓之“姜黄”。产品多有外销,广州的西村窑多有仿制。
5. 中山王墓
【答案】中山王墓是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王陵,年代约为公元前4世纪末,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城北的灵山下。中山国晚期都城灵寿的故址发现于1974~1978,并发掘两座王陵。墓为带两出墓道的中字形墓,石砌掉室,墓壁抹草泥并用白粉涂饰。墓的上部都有夯筑的高大封土,其上再建“享堂”。两墓附近还有陪葬墓和车马坑,主要撑室两侧的藏器坑发现有随葬品,出土有铜礼器、陶礼器、帐构、漆器等。根据陵墓布局和椁室内出土的中山王兆域图铜板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王陵的形制和规模,以及了解中山国的历史和文化有重要意义。
6. 横阵墓地
【答案】横阵墓地是指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属于仰韶文化前期的墓地。人们共发现了8座普通合葬墓,1座单人葬墓,以及3座大坑套小坑的复式合葬墓。这3座复式合葬墓分别套掘5, 7, 3个小坑,每个小坑内埋人骨3~12具,合计92具,头向西,男女老幼皆有,均是以二次葬为主的多人合葬墓。这些合葬墓的随葬品有罐、尖底瓶、钵或盆等生活用具。学者根据复式墓推论当时社会有二级组织。原因在于大合葬坑中的死者不可能属于不同的氏族或胞族,而胞族组织并不普遍存在,那么只能是氏族,如此一来小合葬坑中的死者就应当属十家族的成员了。据此学者又推论当时的社会结构正处于原始共产制社会的子夜关头。
7. 紫禁城
【答案】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所以把皇帝的居所喻为紫宫,故旧称紫禁城。紫禁城的建筑对称布局、院落组合、空间安排、单体建筑、建筑装修、室内外陈设、屋顶形式以及建筑色彩等,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其建筑布局是: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
8. 苏州片
【答案】苏州片是明清时期苏州地区的仿画,是书画赝品中的佼佼者。明清时代的作仿画为业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是在明万历到清代中期(1753~1820年前后)的苏州。据记载,这一时期的苏州山塘街专诸巷和桃花坞一带聚集着一批民间作画高手,专以制作仿画为业,他们所造的画后来被统称为苏州片。
9. 南朝帝陵
【答案】南朝帝陵除少数葬地不明和葬于外地外,总共有5处,均位于南京、丹阳境内,其
中南京有2处、丹阳有3处,分别是:宫山大墓、油坊村大墓、丹阳胡桥乡两座大墓和建山乡大墓。它比较注重风水,均背依山冈、面临平原。陵墓平地起坟,陵前修有神道,水池,石兽和石柱等,墓室为“凸”字形砖室,规模不大,内建有角柱、斗拱、直权窗、台桌和灯完等; 还设有棺床和前室,棺床高于前室; 墓壁砖的装饰主题多为四神和竹林七贤,少数为佛教元素:衬纹则有卷草纹、金钱纹、席纹等等。随葬品有以瓷器为主的生活用具,以牛车为中心的武士俑; 比较粗陋的模型明器; “舶来”的各种质料的装饰品,如镇墓兽、炼丹药之类的迷信品。
10.侯马盟书
【答案】侯马盟书又称“载书”,是指春秋晚期晋国世卿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1965年在山西省侯马晋城遗址发现,并进行了挖掘。侯马盟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5类: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诅咒类和卜莁类。它记载了春秋末期晋国赵鞅参与晋国内部由六卿内争至四卿并立的一场激烈政治斗争,正是这场政治斗争,拉开了作为标志战国时代开端的“三家分晋”这一重大事件的序幕。侯马盟书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和晋国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简答题
11.古代纺织品文物染色中的蓝色,红色,黄色,黑色,青绿色分别可通过哪些原料制成?
【答案】古代纺织品的染色原料主要是无机颜料(矿石)和有机染料(主要是植物的花、茎、皮、根、果、叶等)。
(1)蓝色:蓝草。
(2)红色:茜草,红花,苏枋,赭石,朱砂。
(3)黄色:栀子,雄黄,雌黄。
(4)黑色:五倍子,墨(炭黑)。
(5)青绿色:孔雀石,蓝铜矿,硫酸铜。
12.简述新莽铜铸币系统。
【答案】王莽在其摄政和称帝期间,曾经发行新的货币,按其形制可以分为泉、刀、布三种。泉钱:圆形方孔,有内外郭。居摄二年,始铸大泉五十。始建国元年,始铸小泉直一、么泉直一、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合起来称为六泉。地皇元年,王莽还铸造了货泉和布泉。
(1)布钱
形似东周货币,上部有圆孔。始铸于始建国元年,计有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总计十布。地皇元年,还铸造了货布。
(2)刀币
上部为圆形方孔钱,下部为直刀形。始铸于居摄二年,有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
在新莽货币中,以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货布、货泉、布泉最为常见。王莽时期的货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