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齐鲁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816环境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共代谢
【答案】微生物的共代谢是指某些有机污染物质虽然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而被分解,但在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碳源或能源时,或者在先经结构相似物质对微生物诱导驯化,使其机体内产生诱导酶后,该有机物质也能被降解的现象。
2. 大气稳定度
【答案】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层的稳定程度,或者说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的程度。气块在大气中的稳定度与大气垂直递减率
表明大气是稳定的;大气是不稳定的;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大气处于平衡状态。有关
,
若
3. 电动力修复法
【答案】电动力修复法是指将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地下水及土壤区域,施加直流电,形成直流电场。污染物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迁移、电渗析流或电泳的方式离开土壤向两极迁移,最终富集在电极区得到集中处理或分离的环境修复方法。
4.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答案】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指每千克干土中所含全部阳离子总量,以
量的顺序为:表示。不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不同。土壤质地越细,阳离子交换量越高。不同种类胶体的阳离子交换
二、简答题
5. 简述环境污染物的三致作用。
【答案】环境污染物的三致作用分别为:
(1)致突变作用
致突变作用是指生物细胞内DNA 改变,引起的遗传特性突变的作用。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污染物质称为致突变物。
(2)致癌作用
致癌作用是指导致人或动物得癌症的作用,其使体细胞的生长不受控制,能在动物和人体中引起致癌。
(3)致畸作用
致畸作用是指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母体营养缺乏或内分泌障碍等引起的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畸形或畸胎是指人或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异常。具有致畸作用的污染物质称为致畸物。
6. 以铅为例分析重金属在水环境中迀移转化途径。【答案】铅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途径如下:
(1)含铅的稀释、扩散;
(2)水体中胶体物质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主要包括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
(3)氧化一还原转化;
(4)溶解和沉淀反应;
(5)配合反应,包括无机配体和有机配体;
(6)生物甲基化作用;
(7)生物富集作用。
7. 简述土壤的酸碱性。
【答案】土壤中存在着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使之表现出不同的酸碱度。
(1)酸度
其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来源于土壤中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和有机酸等)和潜性酸度(来源于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阳离子),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是同一个平衡体系的两种酸度。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平衡状态。土壤活性酸度是土壤酸度的根本起点和现实表现。土壤胶体是
(2)碱度
土壤中碱度主要来源于碳酸盐碱度和重碳酸盐碱度,不同溶解度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对土壤碱性的贡献不同。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饱和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交换性离子的水解作用,使土壤呈碱性。和的贮存库,潜性酸度是活性酸度的储备。
三、论述题
8. 下图是NO 和
后,随着空气混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时间成分关系图。从图中可知,随和醛量增加;当NO 耗尽时,出现最大值。此和其他氧化剂如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产生了。试利等初始反应物的氧化消耗,的消耗(浓度下降),
用大气环境化学原理分析可能发生的环境现象,
并阐述其机制。
图
【答案】可能发生的现象及其机制如下:
(1)光化学烟雾定义
光化学烟雾是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破氧化合物(HC )和氮氧化物次污染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一些氧化性很强的粒物)所形成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2)光化学烟雾形成机制如下:
引发反应醛类、等。一等二次污染物。人们把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和颗
链传递反应
终止反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