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评论的时效性
【答案】评论的时效性是指新闻评沦“评得恰是时机”,“评得对社会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时间+效益”的一个综合衡量指标。换言之,新闻评论不仅要注意外化的时间标志,还需要讲究时宜性,即把握新闻评论发表时间上的度,一篇评论放在某个时间段发是否是最符合时宜的,这是一个“该不该发,该何时发”的问题,写作者和组织者都要因时因地因问题而宜。
2. 《火星报》
【答案】《火星报》是指1900年12月24日,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为重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德国莱比锡创办的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火星报》的宣传内容主要是同经济派论战和宣传党的纲领。列宁实际上是《火星报》的主编和领导者。他在《火星报》上发表许多有关党的建设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文章,对国际生活的重大事件作评论。
3. 新闻批评
【答案】新闻批评是指通过新闻媒介面向全社会的公开批评。新闻批评所监督的内容,其广泛性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它把批评的内容公开诉诸社会公众,这样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注意,或关心、同情,或愤怒、谴责,因而具有不可阻挡的巨大社会冲击力。新闻批评以事实报道为基本手段,以严密跟踪为操作方式,从而形成这种舆论监督形式在真实性和持续性上的独特优势。新闻批评具有开放的、自由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公众广泛参与社会监督,让参与者自由地、充分地发表意见。新闻批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
4. 谈话体评论
【答案】电视谈话是一种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表现的大众传播活动。电视谈话是由记者(或主持人)主持,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场景与特定的谈话者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以访谈、座谈或论坛的力一式直接进行交流或探讨的评论节目形式。
5. 英国广播公司
【答案】英国广播公司,英文简称BBC ,是英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成立于1922年10月18日,1926年被英国政府收购,1927年获皇家特许状,由理事会负责公司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英国政府赋子的一项特权:收取电视许可费,节目不播发任何商业广告。这些措施使英国广播公司在
经济上不受政府和广告商的操纵,能够独立运作,保持中立的政治立场,建立公信力。英国广播公司的巨大声誉还来自它对英国传统文化、高雅艺术、历史教育等不遗余力的介绍和推广上,但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也一直是困扰英国广播公司的难题。2006年3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了一份有关英国广播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白皮书,首次肯定“娱乐”对这个一向以新闻事实节目著称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英国广播公司一直处于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前沿,“超越广播”是其新媒体战略的核心。如今,英国广播公司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队和互联网新闻服务。
2009年,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萨维尔因性丑闻被调查,无果而终。2012年10月24日,英国媒体称除了萨维尔,BBC 内部还有多人卷入儿童性侵犯案件。2012年11月10日,BBC 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因不实报道宣布辞职,13日,新闻总监海伦·博登及其副手史蒂夫·米奇尔被暂停其编辑工作,BBC 继性丑闻之后又陷入了新一轮的信任危机。
二、简答题
6. 评论工作者的政治敏感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1)评论工作者需要具备政治敏感的原因
新闻评论工作者往往代表编辑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代表同级党委发言,经常通过评论向广大干部和群众阐明有关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阐明党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分析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新事物等。所以,评论工作者首先要求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
(2)评论工作者的政治敏感的具体含义
①评论工作者的政治敏感是指评论工作者要像政治家那样,始终满怀政治热情,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随时随地胸怀全局、目光如炬,熟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力求自己能及时正确地通过评论文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工作意图,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奋斗。
②一个有作为的评论工作者,总是蕴含着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他目光四射,触觉锐敏,能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识别到风向,对于新出现的社会动向、社会思潮能敏锐地辨别,清醒地分析,并作出明确的政治判断,从而产生写作评论的欲望和激情。这是评论工作者政治素养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功。
③新闻评论工作者,应当是自觉地“站在党的中心和斗争的中心的人”,应当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阐发者和宣传者。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委机关报,党领导下的各种新闻媒介的评论丁作者,更应当意识到自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者。我们强调评论工作者要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高度一致,丝毫不意味着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敢于开第一腔,也就是敢于提出新问题,议出新见解,敢于写出新观点,闯出新天地,这也是评论工作者的一个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素养。
④只有具备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才能在新闻天地里,发现不同寻常的意义。
7. 新闻评论的文风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案】文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代面貌和社会风气在文章中的反映。对作者来说,文风也是一个人的立场、观点、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的反映。文风要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但它又不局限于语言表达和文字技巧的问题。当今时代新闻评论的文风应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的继承和发展。根据新闻评论的特点,在语言和文风上应当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学习和实践。
(1)平易近人、深入浅出
①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
这主要是评论作者的写作态度、思想作风问题。一个人的文风和他的思想作风是一致的,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就容易在文章中发号施令; 如果把自己和读者的关系看作是平等的,就能用讨论问题的方式,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②要了解读者
了解读者的特点和需要,在说理方式上才能有针对性,适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和认识水平。评论作者要时刻想着读者,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和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论述方式,照顾到他们的理解能力,把评论所讲的道理同他们所熟悉的事和他们的切身经验联系起来,这样写出的评论才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③运用通俗平易的语言
新闻评论要深入浅出地讲道理,它的语言首先要平易通俗,反对艰深晦涩、故作斯文; 其次要新鲜活泼,接近群众,反对各种空话、套话和令人厌恶的八股腔。真正通俗的语言,来自人民群众的语言,是生动的、富于表现力的,也是读者喜闻乐见的。
(2)形象生动、爱憎分明
在新闻评论抽象道理的论述中穿插一些具体的形象,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可以把道理讲得生动活泼,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①巧喻善比
巧喻善比可以使人们由近及远,由实见虚,由感性到理性,由浅显而熟悉的情况了解深刻的思想。通过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把评论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②运用形象化的笔法和语言
运用形象化的笔法和语言直接描绘客观事物,给所要论述事物画像,这种形象描绘的过程,有的就包含了对事物的态度和分析。
③注意形象的感情色彩
形象是比较容易表现感情的,形象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新闻评论在借用形象作比喻或直接描绘某种形象的时候,要注意它的感情色彩,要使形象能恰当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3)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新闻评论不仅要在道理上说服读者,还要在感情上打动读者。既服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情为理服务,理借J 清动人,新闻评论中的理和情应当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①有真知灼见,又有真情实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