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价值澄清方法论

【答案】价值澄清方法论是价值澄清学派所提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体系。价值澄清学派是在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为适应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多变的选择需要,于60年代产生的。价值澄清学派认为,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所以,价值澄清理论更多地表现为方法。这一方法的主要任务不是认同和传授“正确”的价值观,而是致力于帮助人们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并把分析澄清价值观的过程,作为价值观评价认同的过程。在运作过程中,价值澄清方法论强调四个关键因素:①要以生活为中心,主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②要接受现实,即原原本本地接受他人,不必对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 ③要求进一步思考、反省,并作出多种选择; ④培养个人深思熟虑地进行自我指导的能力。

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答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并一直指导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原则。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指既要学习和掌握革命理论,又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树立的学风。这一原则我们之所以要加以继承并一以贯之地贯彻,是因为这一原则反映了理论与实际、认知与行为以及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理论教育与实际教育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途径。

3. 思想政治教育宏观评估和微观评估

【答案】宏观评估和微观评估是检测评估依据评估对象的不同分类的。宏观评估是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为对象,评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领域,也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作出评价和估量。微观评估是以某一个体、某一特定教育活动为对象,评估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宏观评估可以获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概括性的认识; 微观评估可以获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生动、具体的认识。

二、简述题

4. 疏导教育法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答案】(1)疏导教育法的定义

①疏,即疏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通是指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让大家敞开思想,把各自的观点和意见都充分发表出来。

②导,即引导,开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

向正确、健康的轨道。

③疏导教育就是指对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既不堵塞言路,又要善于引导,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思想认识。

(2)疏导教育法的具体方式

①分导,就是分而导之。包括三种类型:

a. 分散而导,是针对某个群体成员(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或者自发落后群体等)共同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教育者采取分散的办法,逐个进行教育引导,通过解决每个成员的思想问题来解决共同存在的思想问题。

b. 分步而导,是针对某个人的思想问题,按照轻重缓急,有步骤加以教育引导的方式。人们思想问题的形成,往往是许多矛盾的综合交错,主观客观汇一体,轻重缓急熔一炉。在错综复杂、纵横交织的各种矛盾面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分先后和主次,分步骤循序渐进地逐步解决。

c. 分头而导,是教育者动员各种教育力量或教育人员针对受教育者突出而严重的思想问题,分别进行教育引导。这种方式能够形成教育合力,集中解决有一定难度的思想问题。

②利导,就是因势利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就要正确分析思想形势,按照人们不同的思想特点和发展趋势,选择适当时机加以解决。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a. 要掌握思想发展的规律和发展趋势,顺乎社会向前发展的潮流,引导和推动思想向正确方向发展,不可违背思想发展的规律而逆潮流而动;

b. 要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掌握火候,择机而发,不要轻易放过了教育的有利时机而造成教育被动;

c. 要充分利用教育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和开发人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总之,抓思想发展趋势,抓教育有利时机,抓发挥积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因势利导的主要条件。

③引导

引导,就是启发诱导,是教育者指导受教育者主动、积极、自觉地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启发诱导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是多方面的:

a. 提出问题,启发受教育者运用正确理论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 开展讨论,鼓励受教育者各抒己见,互相启迪,交换思想,统一看法,共同得出正确结论; c. 正面说服,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坚信真理,抵制错误;

d. 运用典型,激励受教育者与之比较对照,自觉学习和仿效。

5. 邓小平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哪些主要贡献?

【答案】邓小平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贡献包括:

(1)把善于学习、解放思想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结合起来

邓小平把学习理论,解放思想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了,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了,这是邓小平在新形势下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新发展。

(2)说服教育和执行制度相结合

邓小平同志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要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对思想上不正确的倾向,只能靠说服教育,就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是一个长期教育的问题。在坚持说服教育为主的同时,邓小平还强调执行制度。通过执行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巩固思想教育的成果。

(3)发扬革命精神与重视物质利益相结合

邓小平一再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在强调发扬革命精神的同时,邓小平坚决摒弃了过去不讲物质利益,空洞抽象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他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大胆提出,要承认物质利益,要讲物质利益。

(4)依靠群众与以身作则相结合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当一切工作的根本方法。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因此,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和要求,代表群众的利益,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他也提出教育者要以身作则。邓小平把依靠群众做思想政治工作同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结合起来,既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途径,又提供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条件,从而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关于身教重于言教原则的范围,丰富了身教重于言教的内容。

6. 简析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范围及其指标设计。

【答案】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范围及其指标设计是:

(1)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的评估①党的组织,是否加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②行政部门,是否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 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

(2)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应由少数精干的专职政工人员和大量兼职相结合而组成。①是否有一只德才兼备、高素质的政工队伍; ②政工队伍是否形成了合理的结构; ③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形成全员意识。

(3)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①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的工作效果; ②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直接协调工作的效果。

(4)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评估①思想素质。主要看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表现; ②政治素质。主要看其对待重大政治问题所持的观点、立场和态度;

③道德素质。主要看其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④理论素质。主要看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的学习和运用情况; ⑤智能素质。主要是看是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追求新知、了解掌握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以及积极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的精神;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等。

⑥身心素质。主要看其是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具有强健的体魄; 是否懂得增进心理健康,防止心理疾病以及提高心理调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