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财政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分析我国增值税为什么要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答案】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时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是因为当时仍处于通货膨胀时期,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防止盲目投资,控制通货膨胀。

从长远来看,我国增值税改革的方向是由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从而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进行技术更新改造,促进基础产业和高新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修订增值税暂行条例,在全国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在企业计算应缴增值税时,允许扣除购入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修订的主要原则:

①确保改革重点,不作全面修订,为增值税转型改革提供法律依据;

②体现法治要求,保持政策稳定,将现行政策和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衔接;

③满足征管需要,优化纳税服务,促进征管水平的提高和执法行为的规范。

2. 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市场失灵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和合理的依据。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垄断。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问题,这时就会形成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竞争性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条件下,信息构成商品生产、消费和营销的最敏感的神经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外部效应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外部效应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一,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 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地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市场经济的第一道分配是要素分配,个人收入取决于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

以及投入资本的多少,即承认个人天赋、受教育的程度以及私人财产所有权,因而必然形成收入差距,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

(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求大于供,物价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 供大于求,压缩生产,会导致失业率上升,这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3. 试阐述财政平衡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

【答案】(1)运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

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分析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及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一是运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暂不考虑货币政策的影响,只分析财政赤字对总量平衡的影响; 二是引入货币金融市场运用IS-LM 模型分析较为复杂的财政赤字影响。

这里运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简单的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量平衡有如下恒等式: C+S+T+MC+I+G+X (1)

恒等式的左边代表总供给的收入流量,由消费C 、储蓄S. 税收T 和进口额M 组成; 右边代表总需求的支出流量,由消费C 、投资I 、政府支出G 和出口额X 构成。这个恒等式可以理解为:不论经济处于何种状态,在给定的时期内,作为总供给的收入流量恒等于作为总需求的支出流量。政府的所有支出,无论是赤字支出还是非赤字支出,都汇入支出流量而构成总需求。根据恒等式(1),我们可以列出描述财政赤字的预算恒等式: G-T (S-I )+CM-X) (2)

恒等式左边表示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当G>T时,政府预算出现赤字; 当GI时,非政府部门的储蓄大于投资,有结余资金; 反之,则非政府部门的储蓄、投资账户出现赤字。当M

这个预算恒等式可以理解为:财政赤字

(2)对封闭型经济讨论

为使该恒等式表达的经济含义更容易解释清楚,我们从一个封闭型经济开始讨论。

M-X=O推导出G-T

即财政赤字储蓄、投资账户结余 S 一I (3) 储蓄、投资账户结余+贸易经常账户赤字。

这个公式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一个部门的赤字正是另一个部门的结余。政府预算的赤字,可以由非政府部门的储蓄结余来抵补。按照恒等式的逻辑,财政赤字的增加可以不影响需求总量,因为弥补赤字的资金可以来源于民间的储蓄结余。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多支出的那一部分,正是非政府部门少支出的那一部分。

因此,赤字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替代支出的方式嵌入总需求,而不改变需求总量; 如果财政赤字超过储蓄、投资账户结余,那么,赤字就会以增加新的需求的方式叠加在原有的总需求之上扩

张总需求。

(3)对开放型经济讨论

在一个开放型经济中,财政赤字不仅可以用国内结余资源来弥补,还可以吸收国外资源。假定M-X>0,即贸易经常账户处于赤字状态,这表明一部分国外资源流入国内以补充国内总供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准动用了这部分资源,则取决于S 和I 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

①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有结余,资源净流出;

②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的储蓄等于投资,这个部门既不占用其他部门的资源,也不为其他部门提供结余资源;

③S

(4)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总结

从以上的恒等式分析,对财政平衡和社会总供求的关系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简略的结论:

①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出全面的、正确的结论;

②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不过是总供求平衡的一种手段;

③公式中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日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或者说属于市场行为,也就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4. 画图解释税收的收入效应。

【答案】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下面以图来说明。

图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计量食品和衣物两种商品的数量。假定纳税人的收入是固定的,而且全部收入用于购买食品和衣物,两种商品的价格也是不变的,则将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连成一条直线,即AB 线,此时纳税人对衣物和食品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纳税人的消费偏好可以由一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每条曲线表示个人在得到同等满足程度下,在两种商品之间选择不同组合的轨迹。由于边际效应随数量递减,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AB 线与无数的无差异曲线相遇,但只与其中一条相切,即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