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答案】(1)财政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财政领域的民主化与法制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确定国家预算收支规模,实现国家预算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国家预算方案一旦经法律程序确立,即具有法律效力,非经立法程序,任何人、任何机关团体都无权擅自更改和变动,具有不受任何干扰的权威性。

②按国家的方针政策确定公共项目的种类,包括公共支出项目和公共投资项目,确定各公共项目的支出数额及其所占比例。

③通过立法确定预算收入的筹资方式和制度,即确定税种、税率、纳税人和合法收费等事项。

④对预算执行实施日常财政监督,审核国家决算。

(2)我国财政的法制化

财政法制是财政决策和财政管理的基本依据。财政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围绕并服务于财政改革与财政发展,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法律制度,使一切财政活动及财政管理工作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财政法制化建设包括财政立法、财政执法、财政行政复议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财政立法。财政立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依据法定的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财政法律法规的活动。财政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 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决策要求。

b. 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参与财政立法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c. 体现国家整体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实现财政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合理地规定财政部门的职责和财政管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d 既要借鉴国际经验,又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法规体系。

②财政执法。财政执法是指国家财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领导、组织和管理财政工作的过程中,实施法律、行政法规、财政规章等财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财政执法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 合法原则; b. 适当原则; c. 禁止权力滥用原则。

(3)财政行政复议。财政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财政执法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发生争议时,财政执法主体的上一级财政机关或者制定法律、法规的其他机关,根据

相对方的申请,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的行政法律制度,它是财政机关在系统内部自行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财政行政复议应遵循的原则有:a. 合法原则; b ,公正原则; c. 公开原则:d. 及时原则; e ,便民原则。

2. 试分析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答案】(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财政补贴的对象可以是国有企业,可以是集体企业甚至是私人企业,也可以是城乡居民,但不论补贴对象是谁,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顺利实施国家的方针政策。

(2)财政补贴可以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一些事业既可以山财政来办也可以由民间出资来办,而凡民间不太热衷的事业,财政给予补贴,只要财政花费少量的资金就可以将民间资金调动起来,发挥所谓“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低迷时期,这种作用就更为显著。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财政补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以我国1998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为例,共对880个民品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财政贴息,能带动更多的银行配套贷款,调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信心和积极性,安排一批可大量替代进口、扩大出口的项目,有力地推动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4)消除“排挤效应”。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采取增加公共工程支出的措施,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条件下,公共工程支出的增加,会直接增加对货币的需求量,可能带来市场利率水平上升,从而会加大私人部门的融资成本,导致私人投资的萎缩,这就是所谓的排挤效应。

(5)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在我国的财政补贴中,稳定社会经济往往是首要的目的。如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产业调整过程中,稳定被调整的产业的收入并诱导企业进行更积极的调整; 对平抑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的部分,显然也是基于稳定这一目的; 对居民支付的各类价格补贴,是用于弥补居民因调价所带来的收入损失,基本的功能也是保持社会与经济的稳定。

3. 试分析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及其有待完善的方面。

【答案】国债是一种财政收入形式,国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证券市场是有价证券交易的场所,政府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和偿还国债,意味着国债进入了交易过程,而在证券市场中进行的国债交易即为国债市场。国债市场按照国债交易过程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1)目前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有:

①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

我国存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两个场内市场。在交易所市场内,参与者包括除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以外的所有金融类、非金融类机构和城乡居民,以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

交易所采用自动撮合、集合竞价的交易方式,同时采用净价结算方式,为债券交易提供担保,投资者不必承担结算风险,也适用于小额交易。交易所国债市场与股票市场相联系,起着股市资

金蓄水池和集散地的作用。目前的交易所国债市场是积极的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的渠道,同时也是中小企业进行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

②银行间债券市场

银行间市场的交易系统是由全国银行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两部分构成,前者为前台部门,负责办理债券交易的清算,后者为后台部门,负责办理债券的托管和结算。从交易模式来看,银行间债券市场采用无形市场、个别询价、个别清算的场外交易方式。

③柜台交易市场

柜台交易市场,是通过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和邮政储蓄网点向居民或企业发行凭证式国债。这种发行方式最大的优点是为广大居民个体投资者认购国债提供便利条件。但是,政府规定凭证式国债不能流通,可以提前兑付,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凭证式国债提前兑付需由承销机构垫付资金,财政部只在国债到期时才将本息款项拨付给承销机构,因此提前兑付的风险一直由负责承销的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部门承担。

(2)进一步完善国债市场的基本思路

①扩大银行间市场交易主体,促进银行间市场交易与交易所市场的连接。

②完善国债管理制度。

③推进市场信息建设和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法规,加强市场监管。

④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国债的托管清算制度。

⑤加快银行间市场的资信评级制度建设,帮助交易者控制信用风险。

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国债新品种和交易形式的创新。

⑦建立国债投资基金,培育专业投资队伍。

4. 试述何谓政府采购制度,以及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答案】(1)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而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2)《政府采购法》的主要内容

①政府采购当事人

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货商和采购代理机构。

②政府采购方式

《政府采购法》规定有6种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其他采购方式。

a. 公开招标是一种无限竞争的招标,由采购机构公开发布招标通告,所有符合条件的供货商都可以参加竞标,具有透明度高、公平高效和广泛竞争等优点。

b. 邀请招标是一种限制性招标方式,是因为采购货物和服务的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