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706公共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监督权
【答案】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其是公民参政权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包括公民直接行使的监督权和公民通过自己选举的国家代表机关代表行使的监督权。国家代表机关行使监督权是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地位出发,对政府行使诸如询问、质问、视察、调查、建议等权力。在某些国家里,议会还拥有批准或任命高级官员的权力。公民直接行使的监督权则是公民的参政权利之一,是一种直接的政治监督权; 主要包括五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2. 行政权力法治化
【答案】行政权力法治化是指用宪政制度和法治原则对行政权力的发生、配置、行使、监督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制约,限制行政权力的机制。现代法治首先意味着政府守法,还意味着政府尊重公民权利和自由,更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要求对行政权力进行限制。行政权力法治化是约束行政权力的根本出路。制约政府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法治是良治的基本要素之一。
3. 狭义行政改革
【答案】狭义行政改革是指以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为中心的国家公共行政系统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狭义行政改革等同于狭义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在这一体制中,国家行政机关是主要的抑或是唯一的权力、行为和责任主体。这一改革的主要范畴多数只限于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自身的改革,而不以外部制控条件的同步改变为前提。
4. 行政态度
【答案】行政态度是指公务人员从事行政管理职业过程中履行义务或责任的积极性,即敬业精神,能反映出公务人员对其服务对象的热爱与敬重程度。公务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的态度,直接影响其管理行为。影响行政态度的三个主要方面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公共政策在道德上所具有的模糊性; 特定环境中的各种力量对于公共服务中的道德要求的影响; 各种程序的相互矛盾性。公务人员正确行政态度应该是,承认一般社会成员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而自己的责任在于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将公共利益同社会公众个人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简言之,这种态度就是对公众的情感和为大众服务的责任心,真正能够驱使无私和高尚精神的产生。
5. 社会服务能力
【答案】社会服务能力是指政府有效地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
能力,即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在民主宪政国家的法理或法律上,政府是典型的“它建立”而不是“自建立”。因此,为授权主体即全体国民服务乃是政府天经地义的职守。我国政府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前提是首先要在观念形态上确立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
6. 行政纪律
【答案】行政纪律是指对行政主体履行义务和责任的制度保障,是行政组织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组织整体利益而制定的一种要求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甚至个人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政准则和行为规范。狭义的行政纪律主要是指政府中的纪律。广义的行政纪律则包括一切组织中由行政机构所制定并要求其成员遵守的服务于行政管理需要的纪律。从行政纪律的目的来看,行政纪律是政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制定并专门用于约束和限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规范。行政纪律是行政行为的边界和框架; 不得逾越行政纪律所划定的界限。从行政纪律的内容上看,其与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行政纪律可以分为一般性行政纪律和特殊性行政纪律,如机要部门,外事部门,宗教事务管理部门,民族事务管理部门的特殊工作要求。从行政纪律的性质上来看,其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义务。我国政府中的行政纪律大致可以概括为:政治纪律,工作纪律,保密安全纪律,廉政纪律,财经纪律,社会管理秩序,公共道德纪律等六个方面。
7. 管制资本主义
【答案】管制资本主义是指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政府对很多有高度发展潜力的而且利润率较高的行业,以自然垄断的名义进行很多管制,实行市场禁人,排斥竞争对手,维持着实质上的行政垄断的现象。反映的是一种政府与工商企业的关系。在里根上台之前,美国被称为“管制资本主义”的国家,政府直接拥有一些重要的公司。
8. 战术决策
【答案】战术决策是指为解决某一具体管理问题或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所做出的决策。例如,某县政府在春耕生产前做出的支援春耕生产事项具体安排的决定; 某乡镇府做出的政府办公室某个人调动的决定等,都可视为战术决策。一般说来,战术决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它所处理的往往是一些日常的管理问题,如上面提到的政府办公室某个人员调动的问题; 二是它往往只是涉及政府的某项具体工作; 三是它所影响的范围小,而且往往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
9. 第三条道路
【答案】第三条道路是指西方国家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所选择选择的一套“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主义政治理论和政策体系。第三条道路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寻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分配之间的平衡点。既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逐步改善中下阶层的社会福利,是第三条道路的目标。第三条道路是一种新资本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努力适应客观世界的急剧变化,努力推进西方社会全方位的第二次现代化,把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结合起来,把经济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结合起来,把供给政策与需求政策结合起来,把社会竞争、个人创业精神与社会团结互助结合起来,创造一种能够缓解目前的大规模失业危机与贫富严重分化局面的新的资本主义模式。
10.行政制裁
【答案】行政制裁是指以政府为行为主体作出的各种行政纪律处分和处罚的总称。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行政制裁的对象是犯有轻微违法行为、尚不够刑事处分的社会行为主体或违反内务纪律的政府人员。行政制裁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
①不可更改性。行政制裁是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单方面作出的决定,除非提起行政仲裁或行政诉讼并胜诉,否则不得改变。
②强制性。行政制裁是一种强制性行政措施,必须服从,否则将受到包括武力在内的强制执行。
二、简述题
11.简述里根政府的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
【答案】里根政府的政策主张及其理论基础,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主要内容如下:
(1)大幅度减税和改革税制:大幅度减少个人所得税和解决税制过于繁琐的问题。1986年10月,里根签署犷由政府推动的被称为是“美国第二次革命的核心”的《税制改革法案》该法案的主旨在于实现公平、简化和促进经济成长三大目标。
(2)控制货币供应量和紧缩信贷。依据货币主义的理论,里根政府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与活期存款实行控制,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下降。
(3)压缩非国防则政支出和进行行政改革。里根政府试图通过引入私人公司的管理方法、提高政府绩效、削减政府机构和压缩政府行政开支进行行政改革。
(4)放松管制。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美国经济的问题,是里根政府基本的政策理念和合乎逻辑的政策选择。
12.简述行政权力的内涵。
【答案】行政权力作为政治权力的一种,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行政权力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
(1)主体,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根本目标,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国家意志是国家利益的体现。
(3)作用方式,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4)客体,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及其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
(5)性质,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