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了解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合作社思想萌芽和观点。
【答案】(1)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作社思想萌芽
①英国的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出版了《乌托邦》一书,对当时英国社会和国家制度做了辛辣的揭露和嘲讽,对资本原始积累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提出了一套改造社会的方案,设想了一个消灭私有制的理想社会。
②1623年,意大利的托马斯·康柏内拉出版了《太阳城》,在该朽中阐述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虚幻地描述了个人们过着幸福生活的理想社会。
(2)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社思想
①欧文继承并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社思想萌芽,提出了建立合作公社的设想。
②欧文把生产和消费的协调作为理想的社会原理,提出了以多数的统一合作村为单位的理想社会的构想。
③他主张建立新和谐村,以把失业者组织起来。并设想了和谐村内土地、农业、工业、消费、财产、村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制度、原则和具体细节。
④欧文把他的劳动公社方案看成是改造旧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建立未来社会的组织形式,并进行了大胆的试验。
2. 分析食品安全与粮食安全、食品营养、食品质量、食品卫生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1)食品安全与粮食安全
①粮食安全的范围
粮食的宏观供给能力及稳定性; 家庭对食物的获取能力与居民营养水平;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安全性。
②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粮食安全涵盖了以下三个层面:粮食是食品的基础,发展中国家在追求食物保障目标中,往往将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粮食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和最低要求。在全世界粮食安全状况逐步好转的情况下,各国逐步将追求粮食安全的目标转向食品安全。
(2)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
①食品质量的定义
食品质量是指食品满足消费者明确的或者隐含的需要的特性。食品质量的高低指食品满足使用标准或要求的程度。
②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食品安全仅仅是食品质量中的安全特性,从属于食品质量的范畴。食品的安全性是食品质量的前提。由于食品质量的范畴要远大于食品安全的范畴,食品生产商在追求食品某‘品质时,可能以安全性为代价。
③食品质量的意义
对政府来说,其关注的食品质量对象主要限于安全特性。
对于企业来说,在实施质量管理、努力提高食品质量水平的同时,首先要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3)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的关系:食品营养是食品供给的终极日标。食品营养素的缺乏和食品安全之间密切相关,食品供给不足、不安全食品的供给或膳食的不平衡均可能产生食品营养问题。食物成分的摄入量水平就决定了这种营养成分的安全界限,食品中某种营养物质的过量摄入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4)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
①食品卫生的定义
食品卫生是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中国食品卫生定义为防止食品在生产、收获、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被有害物质污染,使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②食品卫生的范围
从中国《食品卫生法》的实际应用范畴看,食品卫生通常并不包含种、养殖环节的安全。 从产品的质量标签看,食品的卫生指标是指除感官与理化指标之外的微生物指标。
③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的关系
中国的食品卫生无论从界定的环节还是覆盖的质量范围,都远远低于食品安全的范畴。
3. 试比较分析农贸市场与超级市场在经销农产品上的优劣势和发展趋势。
【答案】农贸市场全称是农产品集市贸易市场。农贸市场的发展,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势:
(1)生鲜农产品的销售以个体经营为主,农贸市场为大量的个体零售商贩和消费者提供交易平台;
(2)个体零售商贩主要由当地的个体经营者、来自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下岗工人构成,他们经营生鲜农产品货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自产自销,二是批发市场;
(3)一般而言,小城镇和乡村农贸市场上农民自产自销的比例大,大中城市农贸市场的农产品大多是从批发市场进货;
(4)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末端,满足了广大居民传统购物习惯的特点,目前仍然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大量存在,是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主要形式。
劣势:在大中城市,随着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购物习惯发生变化,农贸市场在购物环境、卫生条件和商品质量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需要。
发展趋势:逐渐开始被新型零售业态的代表一一超市所取代。
超级市场是大规模、低成本、低毛利、消费者自我服务的零售经营方式,主要经营食品、清洁品及家庭其他日常用品,品种齐全,特别适合购买频繁、用量大的易耗类消费品。其本质特征是连锁经营。而连锁经营又有正规连锁、特许连锁和自愿连锁之分。
正规连锁的优势:有较强大的议价能力、获取批发功能和多铺店销售的效率,可以利用传媒,便于计算统计,有明确的管理和长期规划。劣势:缺乏灵活性,需要较高的投资,限制了个人的独立性。
特许连锁的优势:投资少、扩张快。劣势:可降低风险、减少失败率。
自愿连锁的优势:灵活性强,各店自主权大,主动性高。劣势:统一性差,决策迟缓。
超级市场的发展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大规模化的连锁经营相对接,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创建农产品品牌或名牌,以及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体系。
4. 什么是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一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基础,资源的限制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人们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
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 在增加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条件下,可使其产生更大的效果。
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增加积累和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决定条件
只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增加利润、提高积累,才能为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科技和文化以及从事体育、娱乐活动,从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
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代表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水平、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高,即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较高。
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可以使农业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剩余农产品,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需要,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可从农业中解放出大量劳动力,满足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需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