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22农业经济学[专业学位]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户兼业化有哪些利弊得失?

【答案】(1)农户兼业化的积极影响

①兼业农户与专业农户一样都能生产商品性农产品;

②兼业农户的出现和大量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新的途径,对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有积极作用;

③为城市工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④兼业农户由于有多种收入来源,推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农业生产的发展;

⑤兼业农户有了城市和农村双重身份,对为自己提供就业和生活保障,缓解大量农民涌向城市,防止城市的过度膨胀,避免农村人口的过度萎缩和农村社会的衰落有积极作用。

(2)农户兼业化的不利影响

①在兼业农户当中,有许多是规模狭小、技术水平不高、资金短缺、商品率低、不适合农业现代化要求、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农户;

②许多农户收入主要不靠农业,无心经营农业,这部分人经营的农业往往处于衰退荒废状态,缺乏市场竞争力;

③在大生产排挤下,有许多兼业农户会被淘汰和消失。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户兼业这种经济现象,还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还会有所发展,至于发展速度的快慢,兼业化程度的高低,则取决于各国国内外的条件、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

2.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

(1)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①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必须具体两个方面的内容:

a. 农业现代化是从直观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农业过程;

b. 农业现代化是从自给自足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和商品农业大发展的过程。

②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减负和保护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过程,是国家农业发展战略转变的过程,特别是农业保护程度不断提

高完善并走向科学化的过程。

(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①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一个长期动态变化的过程。

②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广泛性

农业现代化建设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而且包括农业生产手段、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调控机制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农业内部各主要环节实现现代化,也要体现在农民生活、农村社会和环境建设等支撑环境实现现代化。

③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

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是指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差别巨大,各地农业现代化的必须充分考虑本地的自然经济特点。

④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继承性

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现代农业作为对传统农业扬弃的产物,具有深刻的历史继承性。农业现代化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增加新的理念和内容,但不是对传统农业的全面否定。

3. 试分析影响消费者需求质量安全食品的主要行为。

【答案】影响消费者需求质量安全食品的主要行为有:

(1)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感知风险感知风险是指在食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其购买结果的优劣以及山此导致的后果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消费者购买过程就是规避风险或减少风险的过程。减少感知风险有以下策略:

①降低感知上的不确定性,如消费者搜寻更多的信息或购买品牌食品等;

②减少可能损失的金额,如通过降低个人的期望水准、减少消费行为的次数、减少购物的数量或减少消费行为的付出。

(2)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等的信息搜寻

信息搜寻是指消费者有意图地激活记忆里所存储的知识、信息或者在周围环境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影响信息搜寻程度的因素有:

①介入程度越高,消费者搜集信息的动机越强烈;

②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越大,其信息搜寻的程度越高;

③时间约束与消费者信息搜集的程度呈负向关系,搜寻时间构成消费者信息搜集的机会成本; ④信息搜集成本是消费者搜寻信息时的现实支出的成本;

⑤消费者的个人特征也会对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产生影响。

(3)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

食品安全信息通过影响消费者态度而影响其对安全食品的购买意愿,且消费者在受到一定的信息强化(或刺激)后其行为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有: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对风险的态度、购买动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宗教信仰、消费或购买习惯、家庭结构、食品价格市场环境等。

(4)消费者对质量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

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的因素有:消费者个人特征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程度及价格关系的评价。收入约束越明显,价格升高带来的负效用就越大。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谁? 权利有哪些?

【答案】(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的权利

①发包方不得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不得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

②承包方有权获得流转收益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

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时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