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从理论上来分析食品质量安全的经济特性。
【答案】(1)尼尔逊将商品分为二类: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
①搜寻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之前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决定商品品质;
②经验品是指只有在购买之后才能判断其质量的商品;
③信用品是指消费者即使在消费之后也不能判断其品质,只能借助于其他的信息才能决定其品质。
(2)食品质量要素的品质特性,既具经验品特性,又具有信任品特性,而食品安全要素更多属于信任品。
①市场机制在搜寻品特性方面不会出现失灵;
②在经验品市场上,市场可以通过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厂家的声誉投资和广告策略等途径改善信息传递,缓解由质量信号传递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
③在信任品市场上,市场机制则完全失灵。
(3)食品质量安全信号的传递,是将食品安全的信任品特性转化为搜寻品特性。传递成本则是这种转换的交易成本。通过第三方介入市场,如产品检测或质量认证,提高信号传递机制,可以解决食品质量安全信号的市场失灵问题,实现高质高价。生产者无法接受高检测成本,产品价格也会因为增加检测成本而变得高昂。
(4)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需求增长率高于收入的增长率。
①食品安全供给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消费者在对食品安全风险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以更低的价格购买风险性较高的食品可以获得额外的效用;
②食品的供给商也仅仅愿意在消费者可以觉察的安全性层面提供这一安全水平的食品,否则即使供给的食品安全性很高,却可能带来效益的损失。
2. 为什么政府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会出现政策目标的多元化?
【答案】市场机制失灵提出了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大目标是社会公共利益,但在实际监管执行过程中表现为目标的多元性。原因包括:
(1)只注重保护城市消费者的利益
因为城市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较高; 食品的加工营销企业集中在城市,政府便于管理,但对广大的农村市场却疏于管理。
(2)注重提高本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对出口的食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对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要求却小严格。
(3)注重保护农业
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重视食品质量的时期,一也到了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的阶段。食品质量安全目标的提出和实施会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政府需要增加相关的财政支出或对此提供补贴保障农民收入。
(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食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障食品安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对生态和环境造成危害等,也被纳入食品安全管理的目标。
(5)注重解决最为迫切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一系列问题,一些国家政府难以全面监控,因而注重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政策目标的多元化还可能产生相互之间的矛盾,政需要府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协调。
二、思考题
3. 何谓农产品需求规律、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答案】(1)需求规律的基本内容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即农产品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2)替代效应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某种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了,而效用相同的其他农产品的价格未变,那么,其他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即下降了,消费者就要用其他农产品来替代这种农产品,从而会减少这种农产品的需求量。
(3)收入效应是指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消费者增加这种农产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农产品。如果某种农产品的价格下降,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并未变化,则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将增加,从而也将增加某种农产品的需求量。
4. 何谓农产品供给? 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
【答案】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供给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①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
②生产经营者有供应能力。
当只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而没有供应农产品的能力,或虽然有供应农产品的能力但并没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都不能形成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农产品供给来自于生产,但其供给量并不等于生产量,因为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到市场上销售而只是储藏在仓库里,或只用作生产者的自给性消费,则这些产品就不形成农产品的供给。此外,在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的供给量除本期生产的产品外,还应包括以前的存货。
一、简答题
1. 了解近代合作社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答案】(1)以蒲鲁东为代表的无政府合作社思想
①作为政治的国家应该取消,它的任务只是评价经济关系公平合理;
②要废除以特权和垄断造成的不平等,建立以劳动为根据的公平交换,使个人和家庭获得全部劳动果实;
③要建立交换银行,实行按生产产品的劳动时间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换,在交换银行之下附设两个会,一个办理生产,一个办理消费,两会联合办公,一方面按照相互帮助的原则组织生产团体满足需求,一方面组织原料供应和制成品消费者。
(2)以路易·勃朗和斐迪南·拉萨尔为代表的国家社会主义合作社思想
路易·勃朗著有《劳动组织论》,主张建立大规模的生产合作,认为这种生产合作组织是从资本家的压迫下救出劳动者的好办法; 劳动者虽有组织生产合作的能力,却没有与资本家对抗的财力,因而必须请求政府拨专款进行建设。
斐迪南·拉萨尔认为,只有组织生产合作社,使劳动者自身成为办社的企业家,才有助于劳动者的解放。
(3)以威廉·金为代表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的合作社思想
威廉·金认为合作社是推翻资本主义和破除工资制度的有力工具,劳动、资本和知识二者看作是合作社的三大要素,主张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阶级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办合作社。
(4)以季特为代表的尼姆学派的合作社思想
①社会的改造需要合作而无需革命,主张建立消费合作社;
②消费是日的,一切经济组织日标全在消费,生产不过是手段;
③在组织完善的制度里,生产应该为消费服务;
④不主张废除私有则产制,但反对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⑤在农业方面,主张耕者有其田;
⑥在工业方面,主张借合作社力量把财产变成集团公有。
2.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有哪些基本特点与决定因素?
【答案】(1)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农业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劳动力进行农业劳动供给的数量及质量。
①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主要来自农村人口资源。人口资源的状况是由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等综合状况决定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