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709心理学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某学校的一次考试中,已知全体学生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其总方差为100。从中抽取25名学生,其平均成绩为80, 方差为64。以99%的置信度估计该学校全体学生成绩均值的置信区间是( )。
A.[76.08, 83.921
B.[75.90, 84.10]
C.[76.86, 83.14]
D.[74.84, 85.161
【答案】D
【解析】该题中总体方差已知,总体分布为正态,其标准误为:99%
的置信区间为:
2. 两列变量是等距或等比变量,且服从正态分布,计算相关系数最恰当的方法是( )。
A. 积差相关
B. 等级相关
C. 点二列相关
D. 双列相关
【答案】A
【解析】上述命题满足积差相关的4个条件,两列、正态、连续、线性。故使用积差相关。
3. 研究认为( )是学习障碍产生的高峰年龄。
A.1〜2年级
B.2〜3年级
C.3〜4年级
D.4〜5年级
【答案】B
【解析】在美国,40%以上的所有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被认为有学习障碍,约占所有学校儿童总数的4%。研究者认为小学二至三年级为发病的高峰年龄,一般男多于女。
4. 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初步成熟的标志是( )。
A. 延迟满足
B. 延迟模仿
C. 认生
D. 对胎教音乐有反应
【答案】B
【解析】12个月以后的婴儿符号表象的出现,使婴儿词语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成为可能,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5. 独白语言属于( )。
A. 对话言语
B. 书面言语
C. 外部言语
D. 内部言语
【答案】C
【解析】独白言语属于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属于外部语言。
6. 小徐骑车经过路口,突然窜出一个小孩,他急忙刹车。停车后,心评评乱跳,并出了一身冷汗,这时他才感到“太可怕了”。这种现象所支持的情绪理论是( )。
A. 詹姆斯—兰格理论
B. 坎农—巴德理论
C. 阿诺德“评定—兴奋”理论
D. 沙赫特“认知—评价”理论
【答案】A
【解析】情绪理论主要有詹姆斯一兰格理论、坎农一巴德理论、阿诺德“评定一兴奋”理论和沙赫特“认知一评价”理论。詹姆斯一兰格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情绪是因身体器官对特殊的兴奋刺激的反射性变化而产生的。情绪经验的产生过程是,先有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刺激会引起个体的生理或身体的反应,正是由于这些身体上的生理反应,导致了个体的情绪经验,产生情绪、坎农等人认为,情绪产生是刺激信息作用于感官后所引起的神经冲动首先传递到丘脑,再由丘脑加工后同时把信息传递到大脑及机体的其他部分。传递到大脑皮层的信息引起情绪体验,传递到内脏和骨骼肌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引起相关的情绪表达。阿诺德提出情绪与人对事情或事物的评估有关,强调来自环境的影响需要经过认知评价才能产生情绪,人的认知与评价会左右人对情绪的解释与反应。沙赫特认为,个体的情绪经验来自个体对两方面的认知:一方面是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知,一方面是对自己身体生理变化的认知,即个体对当前情境的评估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7. 克龙巴赫提出系数主要用来计算( )。
A. 重测信度
B. 复本信度
C. 评分者信度
D. 内部一致性信度
【答案】D
【解析】克龙巴赫系数克服了折半法的部分缺点,是目前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时常使用的分析方法。因此选D 。
8. 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宄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 )。
A. 杏仁核
B. 边缘系统
C. 大脑左半球
D. 大脑右半球
【答案】C
【解析】大脑皮层则与言语活动存在密切关系。但是,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同。研究表明,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按不同方式加工语言信息。说话、写作、言语理解等言语活动主要是由大脑左半球来控制与调节的,如果大脑左半球受损,言语能力将随受损的不同程度而受到影响。B 项,边缘系统是由下丘脑、海马、杏仁核组成。在边缘系统中,海马在外显记忆或长时记忆中起着重要作用。A 项,杏仁核在情绪控制和情绪记忆的形成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9. 在测量研究中,强调对测验情境关系进行考察的心理测量理论是( )。
A. 经典测量理论
B. 项目反应理论
C. 概化理论
D. 测验等值理论
【答案】C
【解析】概化理论提出了,测验情境关系说,在不同的测验情境关系下,测量误差的结构不同,误差量也不同。由此测验编制者可以通过改变测验情境关系达到改善测量,降低测量误差的目的。概化理论认为,研究测量必须先研究测验情境关系。概化理论提出,测验情境关系是由一个测量目标和若干个测量侧面构成的。
10.在史蒂文斯的幂定律中,幂函数的指数决定按其公式所画曲线的形状。当指数值大于1时,曲线是( )。
A.S 形曲线
B. 反S 形曲线
C. 正加速曲线
D. 负加速曲线
【答案】C
【解析】史蒂文斯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刺激强度和感觉量之间关系的幂定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