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709心理学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伊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遵循现实原则的是( )。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力比多

【答案】B

【解析】自我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位于人格的中间层,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它遵循现实原则,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需求,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

2. 下列心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正确匹配的是( )。

A. 机能主义——冯特

B. 格式塔——铁钦纳

C. 人本主义——罗杰斯

D. 构造主义——詹姆斯

【答案】C

【解析】机能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柯勒;人本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构造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

3. 安德森提出语言产生三阶段,包括( )。

A. 构造、转化、执行

B. 概念化、公式化、发音

C. 构造、转化、发音

D. 概念化、公式化、执行

【答案】A

【解析】安德森提出语言产生三阶段,包括:①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②

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③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

4. 心理过程是大脑能动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

A. 认知、情感、行为

B. 感觉、知觉、行为

C. 情感、行为、意志

D. 认知、情感、意志

【答案】D

【解析】行为不属于心理过程,因此答案选D 。

5. ( )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A. 遗传素质

B. 社会环境

C. 生理成熟

D. 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矛盾斗争

【答案】D

【解析】朱智贤认为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即心理发展的原因。

6. 在情绪研宄中,研宄者长期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是( )。

A. 情绪的产生是否与生理活动有关

B. 情绪是否具有动机功能

C. 情绪和认知是否相互独立

D. 基本面部表情是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答案】C

【解析】情绪产生时会出现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生理的唤醒。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基本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一致性。情绪活动必须要有认知活动的指导。

7. 侵犯行为通过替代性强化而获得,这一观点属于( )。

A. 生态学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社会信息理论

D. 知觉学习理论

【答案】B

【解析】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班杜拉把侵犯行为看成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的。侵犯行为得以保持是因为:①具有工具性价值,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有效手段;②得到了社会强化;③是自我保护的手段;④来自侵犯者的自我强化。

8. 关于成人智力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

A. 流体智力缓慢上升,晶体智力缓慢下降

B. 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晶体智力继续上升

C. 流体智力继续上升,晶体智力保持稳定

D. 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均缓慢下降

【答案】B

【解析】中年期流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缓慢下降。这种智力水平的下降与组织信息能力以及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这些能力下降的物质基础是中年期的神经生理的变化。中年期的晶体智力随年龄増长而继续上升。中年期的经验日益丰富和知识不断提高是晶体智力继续呈上升趋势的基础。

9. 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动物、工具)、不同危险性概念(高危险、低危险)进行加工是否存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 )。

A. 二因素设计

B. 四因素设计

C. 二水平设计

D. 四水平设计

【答案】A

【解析】该研究设计中有两个自变量(语义范畴类别和危险性概念),每个自变量都有两个水平,属于两因素的实验设计。

10.下列心理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 )。

A. 习惯化

B. 敏感化

C. 暗适应

D. 自适应

【答案】C

【解析】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当敏感化和习惯化是由复杂刺激引起的,而行为改变成为持久的改变时,才可以称为学习。而暗适应是指个体由亮处转入暗处,在暗环境中的视觉适应性逐步提高的过程,暗适应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引起的,因此不是学习。

二、简答题

11.表1和表2、表3和表4是针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所获得的模拟实验研宄结果。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这两种实验各自属于何种设计类型,每种设计各自使用了多少被试。

(2)针对研宄问题,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统计分析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能得出什么结论?

(3)这两种设计中哪一种更适宜考察本研宄的问题?请具体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