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生物新课程对促进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生物教学,新课程,教学案例

  摘要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一个共同话题,也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教师专业化是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前提,也是改革师范教育体系、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重大问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如何尽快提高初中教师专业化,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是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课堂跟踪听课的方法,研究了15所中学的60节新课程课堂教学,找出十个典型案例中生物教师所具备的职业素质的共性,以及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所发生的变化,从中分析初中生物教师职业素质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几点粗浅的认识,并提出提高教师专业化的两点途径,希望能对初中生物教师有所启发。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教师专业化提出的时代背景、现状及理论依据。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所创新突破;如何把无限丰富的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如何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创造能力等问题已成为当今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课程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涯,而且也将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教师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教师专业化的含义、特点及新时期专业化教师的标准。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的特点: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教育专业知识体系、教学实践中的专业技能、专业性的评价、专业创新的潜力、成为专业集团的成员等。因此作为新时期专业化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高尚的师德,崭新的教育理念,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勇于创新,具有一定的发现学生创造潜力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能力。 第三部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研究了十个课堂教学案例,并对每一个案例的特点及不足之处进行细致研究,从中找出这十位生物教师所具备的职业素质的共性,以及在新课程教学中所发生的变化,具体表现在:(1)从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学生的发展;(2)课堂教学上,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3)师生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4)教师的职业状态发生了改变。同时从中发现初中生物教师职业素质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形式到本质上的变化不明显;(2)时刻关注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初中教师专业化的两点途径:(1)在学校管理方面,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2)教师自身方面,学习教育理论,做好教学反思,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等。 从以上论述可以得出的研究结论是,生物新课程对促进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鉴于笔者所研究区域的局限性以及掌握资料的有限性,难免有不足之处,一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