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6年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6年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11 2016年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20 2016年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29 2016年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37
一、名词解释
1. 影调
【答案】影调,是不同亮度的景物所形成的有明暗差别的影像,这些明暗差异所产生的黑白灰级差,谓之影调。影调是保证电视画面影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影调在电视画面构成中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①影调是构成电视画面形象的基础; ②影调可以突出重点; ③影调可以增强u 面的透视感; ④影调可以突出物体的质感; ⑤影调可以加强画面的气氛。
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答案】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新的报道形式。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直接进入画面(即新闻现场),对发展中的新闻事件作直接描述、评论,或对有关新闻人物进行访问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的最大特色是从采访开始到结束,采访者(记者)和被采访者的一切活动均在新闻现场,具有无可比拟的感染力。
3. 电视新闻言论
【答案】在我国,人们是这样认识电视新闻言论的:“电视新闻言论,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虽然,人们对电视新闻言论的定义不统一,但是这些定义有两个共识:①电视台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应该有适量的言论,对事件进行分析,说明其社会意义和影响、个人或机构对这一事件的看法等,目的是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所传播信息的深层含义; ②“新闻意义”的发掘与传播。电视新闻言论的外延包括评论、述评、编前语、编后语等编播形式。
4. 特写
【答案】特写是指拍摄距离变化会形成各类“景别”的具体内容,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也包括一部分近景。特写的功能是选择与放大。特写有多种,其作用都是通过细节去揭示事物的面貌,去发掘事物的本质。特写还可以弥补新闻消息一般不太涉及的“心理情绪”这一内容的传播,使人们在接受基本信息的同时,感受特写细节所传递的无言的感情信息。特写画面内容单一、易懂,画面的时间长度有2秒钟即可。
5. “反打,,
【答案】“反打”即反拍角度,是指一种处于前一个镜头拍摄方向的反面或反侧面的影视摄影角度。反侧面拍摄人物的角度常常产生奇妙的感觉,有利于全面介绍现场场景,同时还有助于表
现主体对象的多方面和立体形态。
二、简答题
6. 新闻写作怎样作用于新闻采访?
【答案】新闻写作可以推动、改进、提高新闻采访。
(1)新闻写作有经验,采访可以少走弯路。
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长,经验教训多,在采访之前,就能凭借掌握的写作能力和丰富经验,清晰地知道采访如何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如何才能有效地把握访问的深浅,避免失误和少走弯路。
(2)新闻写作中发现问题,可以促使记者去补充采访; 写作中发现矛盾,可以促使记者去调查核实,确保新闻作品的真实性。
新闻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面对采访得来的一大堆零散的、无系统的、无序的事实材料、数据、人物资料等,记者要进行整理、加工,然后成文。在整理、加工的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现很多在采访时没有注意到或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大致有三类:一是发现新的新闻线索,这就促使记者对新的线索进行采访; 二是发现采访时考虑的主题不够深刻或材料不够丰富,这能促使记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行补充采访; 三是发现采访得来的材料有矛盾的地方,究竟事实真相如何,这就迫使记者进行调查核实,以避免新闻失实。
(3)新闻写作体裁不同,采访的方法也不同。熟悉各种写作体裁,采访能更加得心应手。 新闻体裁多种多样,不同的体裁其写作要求不同,所需材料的详略程度、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因此,记者熟悉写作体裁,可以在采访前或采访中根据事实本身的特点与性质以及报道计划、版面的需要确定报道这一新闻事件或人物的体裁,并根据该体裁对所用材料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采访,使采访更为得心应手。
7. 空白是电视新闻画面的构成因素之一,请对这一特殊的构成因素作简要说明。
【答案】(1)空白是一切平面造型作品中的特殊因素,它是指画面中处于背景位置,实体对象之间的单一色调的空隙。在电视新闻画面中,落在清晰范围之外、失去了原有实体形态的天空、大地、水面及一切景物,由于其色调的单一,都可视之为“空白”。
(2)空白不是实体因素,没有具体的形象,空白也不似光线、影调、色调、线条等基础因素,可以具体反映在实体因素之中。空白是一条无形的纽带,使画面内各个实体因素之间沟通联系,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3)空白在画面中的运用,可以突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人物思想动态和意境的描绘; 空白给物体带来动向、动势,使画面充满可感的情绪。当表现欢乐场面时,就应有足够的空白让感情升华、发展; 奔跑需要开阔的前进方向; 当表现卞体人物愁苦沉默时,就应尽量缩小画面空白,最大限度地制造压抑不堪的情绪效果。空白是无形的,当你在实体之间抓住了它,意趣盎然的画面则应运而生。
8. 电视新闻文字稿主体的写作有哪些要求和形式?
【答案】(1)主体写作的总体要求
主体因注释、补充导语而存在,写作中须围绕着“注释、补充”四个字来做文章。主体伸展所涉及的内容,是导语内容的深化、补充,而不是乏味的重复; 其补充说明必须充实,切不可夹杂进半句空话。凡画面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表现的内容,应尽量让位于画面。
(2)主体结构的五种形式特点
①“倒金字塔”式结构
这一结构形式的特点是,按照各个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依次进行结构安排,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导语中的各要素又可按先后主次原则排列),次要的事实放在导语以后的段落里,再接着是更次要的事实。
②“金字塔”式结构
这一结构形式的文字稿完全自然地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事件的开头就是消息的开头,事件的结束就是消息的结尾。
这一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层次清楚,保持了新闻事件的完整性,它常常是将事态步步推进,事件高潮在后面出现。
③自由叙述式结构
这一结构形式适宜于表现记者自由思维产生的观点,画面也不受事件发展进程的约束,采访完全可按观点的需要进行。
④背景介绍式结构
这类新闻结构的特点是导语出现之后,针对导语中涉及的新闻事实作背景性报道,其主体部分或是人物背景介绍,或是事态背景介绍。
⑤问答式结构
问答式报道是记者就观众所关心的对象(人或事)提出问题,通过采访报道,用事实做出回答。
9. 试比较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的不同。
【答案】新闻采访以调查研究为其基本工作手段。但新闻采访所进行的调查研究与一般实际工作部门所进行的调查研究不同,它既有属于调查研究的一些普遍意义上的共同特点,又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
(1)目的不同
新闻采访进行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即报道新闻。一般实际工作部门是为了某项工作的具体问题而调查,目的在于解决问题。
(2)内容不同
新闻采访既要求全面掌握情况,更要求突出重点,以小见大,从一个具体的事物中发掘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来。同时新闻采访的内容是公开的,情节性较强。而一般的调查研究主要植根于繁琐的具体业务技术,其内容一般要保密,不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