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电视实务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空白
【答案】空白,是一切平面造型作品中的特殊因素,‘自是指画面中处于背景位置、实体对象之间的单一色调的空隙。在电视新闻画面中,落在清晰范围之外,失去了原有实体形态的天空、大地、水面及一切景物,由于其色调的单一,都可视之为“空白”。空白是一条无形的纽带,使画面内各个实体因素之间沟通联系,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空白在画面中的运用,可以突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人物思想动态和意境的描绘,给物体带来动向、动势,使画面充满可感的情绪。
2. 现场语言
【答案】现场语言是指新闻现场有实质内容的语言声音(音响)。这类声音包括新闻人物的讲话、发言,与新闻记者的对话,以及记者的现场叙述等内容。现场语言的成功运用,可以形成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从而提高观众对于新闻传播的参与性(当然是心理参与)。现场语言的运用,限制了画面的时空位置,不仅加强了地位感、真实感,而且可以防止因随意挪动画面而产生的失实现象。现场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度”的把握,控制好时间节奏。
3. 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答案】电视新闻的系列报道,是指对某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性报道。系列报道由多个独立的报道单元组成,单元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各自是一条完整、独立的新闻(单一的或综合的),集合在一个大主题下,使观众通过多个独立报道的内容,对一个时期的某一问题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4. “反打,,
【答案】“反打”即反拍角度,是指一种处于前一个镜头拍摄方向的反面或反侧面的影视摄影角度。反侧面拍摄人物的角度常常产生奇妙的感觉,有利于全面介绍现场场景,同时还有助于表现主体对象的多方面和立体形态。
5. 交叉采访
【答案】交叉采访是指在同一时间采访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新闻。要求记者要善于合理安排时间,最有效地利用交通、通讯和资料等各种采访条件,抓住机会,有条不紊地完成采访任务。这种采访可以防止漏发或迟发重大新闻,并可节省重复找人的时间。
二、简答题
6. 资料积累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案】资料积累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资料积累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价值、深化新闻主题的重要依据。
新闻采访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工作,记者没有丰富的知识是很难胜任这一工作的。在众多的信息来源面前,需要记者去发现和判断什么东西是最有价值的,哪种角度的报道是最有新意的,这都需要记者有高度的新闻敏感的培养。而新闻敏感则来源于记者素质、眼光和知识的日积月累。
要提高记者的水平,积累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有了平时丰富的资料积累,遇到重大问题时,敏感的记者才会从珠丝马迹中嗅出新闻价值的味道。资料帮助记者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资料的积累对深化报道的主题也极其重要。通过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记者才能在某一事件面前从容不迫,才能知道这种题材过去是怎样报道的? 现在又该如何报道才能更加全面和深入。带着这些问题去采访获得的背景有助于记者从新的角度去报道新闻,同时也有助于深化报道的主题。
(2)资料积累是记者顺利开展采访,提高新闻写作质量,取得良好报道效果的有效方法。 记者要成功地进行采访,写出高质量的报道,采访前的资料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说:“采访前准备充分,等于完成采访工作的一半。”记者的接触面非常广,遇到的采访对象和话题都是形形色色的。记者不是全知全能,必然会有不知道或不了解的事情。因此,必须在采访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才能了解采访对象的情况、背景、喜好、性格以及新闻发生的环境、意义等,做到采访时心中有数。只有对所谈的事,谈话的对象有所了解,采访时跟不同的人谈话才谈得拢。否则记者提的问题不能一针见血,尽是不着边际的乱谈,采访对象就会渐渐失去谈话的兴趣,甚至对记者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影响采访的效果。因此,平时坚持不懈地资料积累能让记者丰富知识、拓宽视野,使记者在采访时游刃有余。
(3)资料积累是记者克服职业弱点,增长知识,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是提高业务水平的有益手段。
记者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可能遇到一些预料不到的事情。这些事是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如何对这些记者本人不熟悉的事物,进行真实深刻的报道,是每一位记者面临的难题。记者不可能是“万事通”,世界上的绝大多数领域仍是我们不熟悉甚至是一无所知的。但特殊的工作性质又要求每一位记者能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因此,要克服记者自身片面性和表面性的弱点,就必须随时注意资料的积累。资料的积累包括看得见的资料和看不见的资料。而看不见的资料积累则是知识的积累,是记者本身素质修养的提高。这种看不见的资料积累和看得见的资料积累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4)资料积累能帮助记者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写出创新性的新闻作品,增强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新闻记者的采访深度与报道深度,都与记者的思维相联系。如果一个记者总能用独到的眼光去看问题,那他必然能写出高质量的好文章。然而对于自己一无所知或闻所未闻的事,记者是很难进行创新性思维的。
一般而言,知识愈丰富,思路愈开阔,愈能睁大眼睛看清世界。反之,缺乏各种社会知识的积累,在采写的时候思维方式很容易单一、僵化,缺乏沉甸甸的资料积累,即使记者有再多的灵感也得不到发挥和充实。通常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名记者都是既有广泛阅历又有创新思维的人。要作一名能够纵观全局又独具慧眼的优秀记者,必须善于学习和积累各种各样的资料,尤其是一些新的社会现象和科学发展状况的知识。只有在这一基础牢固的前提下,新闻记者才谈得上进行逆向、发散、统摄等抽象思维。而如果将两方面工作都做好了,记者必定能另辟一境,笔下生花了。
7. 记者进行资料积累有哪些主要方法?
【答案】记者进行资料积累的主要方法有:
(1)作笔记
作采访笔记是最基本的积累资料的方法。记者出身的作家刘白羽说:“每一个记者随身都有一个笔记本,但如何运用笔记本,却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记本不仅仅在采访时有用,平时读书看报,灵感一现,偶有所得,都应当记下来。
(2)做卡片
建立卡片库也是积累资料的方法之一。卡片便于保存、携带和查找。由于卡片较小,因此记载的内容应当简洁,要点突出。最好一张卡片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细节,使用时一目了然。相近或同一系统的卡片,放在一起,便于查找。
(3)剪贴
剪贴就是把自己认为有保存价值的报刊上登载的新闻、文章等,随时剪下来,贴在纸上。剪贴的优点在于保存了资料的原始面目,使用的时候不易走样,可避免误差。通过剪贴,不仅可掌握历史变迁,更能积累下最新的事态发展和人物动向。英国星期日快报编辑什利. 布朗共剪报一百多万页,重五吨,被称为剪贴大王。
(4)索引
索引是在有了笔记、日记、剪报、卡片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归纳分类。有了笔记、日记、剪报、卡片,只是完成积累资料工作的一半。要把它们变成使用方便的资料库,还必须在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类归档,然后制出索引目录。
(5)装订
装订也是资料累积的好方法。例如,采访笔记,如果是记的活页,每年装订成一本,十分有价值。采访一个会议获得的文件、材料,也可以装订成一册,注明时间、内容,查找时就方便了。有的活页剪贴资料,积累多了后,也两以按剪贴内容装订成册。这些资料保存年代愈久,价值也愈大。
8. 为什么说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
【答案】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这是因为:
(1)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工作的第‘步,是新闻报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和关键的环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