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综合之现代出版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版权贸易稿
【答案】版权贸易稿,作为稿件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指出版机构通过版权贸易或出版交流方式获得的稿件。随着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出版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与国外出版商、传媒集团的版权贸易也越来越多。
2. 出版的短期非预期效果
【答案】出版的短期非预期效果,是指短期内出版传播者在读者、消费者等中实现的效果与预定目标和期望有所不同。它又主要分为:超出出版传播者意图的正效果、出版传播者没有考虑到的负效果以及没有达到出版传播者意图的中间态效果。
3. 效益原则
【答案】效益原则,是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出版的社会效益,一方面是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也是出版机构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现代出版企业的发展机制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出版企业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坚持出版的经济效益。
4. 文化传播
【答案】文化传播是指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受社会集团的共同意识制约,也受个人社会心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影响。
5. 羊皮书
【答案】羊皮书,是指以羊皮纸作为书写载体的书籍。山羊、绵羊以及牛犊的皮都被用作羊皮纸的原料。羊皮纸在古希腊正式的使用和推广是从公元前2世纪帕加马城开始的。羊皮纸两面都很光滑而适于书写,且能够让鹅毛笔的书写呈现饱满的色彩,被折成册页本也没有问题,比纸莎草纸更适用,但价格昂贵,帕加马图书馆的一些藏书就是羊皮纸做的。从公元前2世纪起,羊皮纸与纸莎草纸同时被普遍使用,并行了几个世纪。到了4世纪,纸莎草纸逐渐停止使用。
6. 他校
【答案】他校作为现代校对方法之一,是指利用其他出版物内容对相关内容进行对照,以解决疑难问题等的校对方式。
7. 目标定价
【答案】目标定价,是指以出版物细分市场、消费者价格心理和出版物需求弹性为基础的定价方式。需求弹性定价主要表示市场需求量对价格的敏感度。如果出版物价格的变化会引起需求量大的变化时,我们就称这种出版物的需求弹性大;若出版物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影响不大时,我们就说这种出版物的需求弹性不大。
8. 使用与满足论
【答案】使用与满足论,是指对传播效果从以传者目的为中心转移到以受众意愿为中心的一类研究成果的概括,其特点是研究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需要与选择。受众对信息内容的接收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对媒介的利用往往导致对需求的满足。
二、简答题
9. 市场细分在现代图书营销活动中具有哪些积极作用?
【答案】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出版单位的基本任务是发现、了解并抓住市场机会。市场细分是出版单位发现、了解市场机会的关键。出版物市场细分的作用主要有下列几点:
(1)有利于确立目标市场
通过市场细分,出版单位可以有效地了解各个消费者群体的需求满足程度和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发现相应群体消费者的哪些需求已经满足,哪些尚未满足;发现哪些细分市场竞争激烈,哪些较少竞争。
消费者需求满足水平较低的细分市场,通常存在着较好的市场机会,不仅市场潜力大,竞争程度也低。出版单位从而可以抓住机会,及时确立自己的目标市场。
(2)有利于提高竞争能力
市场细分可使出版单位集中精力在相对较小的目标市场范围内开展营销活动,从而加强市场调查的针对性,提高市场信息的反馈速度和信息质量,增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市场细分也有利于出版单位及时、正确地规划和调整出版物的产品结构、价格、发行渠道和促销活动,保持适销对路,并迅速把出版物送达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满足消费者需要。
(3)有利于满足消费者需要
出版单位通过市场细分,就会不断发现哪些消费者的哪些需求尚未满足,从而不断找到一个又一个的市场机会并适时进行开拓。这样,新的出版物品种就会层出不穷,消费者也就有可能在市场上购买到越来越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出版物商品。
(4)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具体化或个性化,导致面向整个市场(或所有消费者)的出版物品种已经难以大量销售。通过市场细分,出版单位会找到存在良好机会的细分市场,在这一市场上可以获得较多的机会利益,从而提高出版物生产的经济效益。
10.简述编辑责任制度的意义。
【答案】图书的责任编辑由出版社指定,一般由具备一定资格的初审者担任。责任编辑除负责初审工作外,还要负责稿件的加工整理(包括督察助理编辑或其他编辑的加工质量)和校样的通读工作,负责对整体设计、排版、校对、印制等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
责任编辑的职责是: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不仅做到不留原则性错误,而且还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使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没有一般技术性差错;使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每种图书必须至少有一名责任编辑,但为保证图书质量,也可以根据稿件情况,适当增加责任编辑人数。设立编辑责任制度的好处,至少有两条:
(1)提高编辑质量
责任编辑要有“责任感”,没有或者缺乏为本职工作所必需的责任感,就势必要出问题。当然,责任感与进取心也有着直接的联系,为此,责任编辑的“责任感”无形之中也就增强了。除了业务水平的因素之外,责任感最重要,任何领域的工作,其情形大都如此。这就好比“挂牌上岗”的银
“责任编辑制度”行职员或商店的营业员,挂牌和不挂牌在工作的自觉性和服务态度上总是不一样。
就等于挂牌上岗一样。然而,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中,编辑工作的道德要求似应更高些。譬如对于一篇文稿的修改和加工,用心处理和不用心处理,结果往往会有很大的不同,而他人往往又很难对于这种责任心及其工作绩效作出准确的判断,只有编辑自己的“良心”最清楚。显然,责任感强的编辑,其编辑质量肯定会更高一些。
(2)便于业务联系
编辑与作者之间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没有责任编辑或者即使有责任编辑而未标明责任编辑的情况下,作者与编辑的联系有诸多的不便之处。一个栏目往往有几位编辑,而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作者需要与某一位编辑直接联系为好。譬如,有时是观点的推敲和斟酌,有时是段落的删节与调整,有时则是标题的修改,有时甚至是一个错别字的订正,等等,都需要直接与有关的编辑同志取得联系,而有的时候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又是比较紧迫的,其他编辑人员一时间往往摸不着头脑。有了责任编辑,这种联系就非常方便了。
11.简述稿件归档的作用。
【答案】稿件档案应反映某一部稿件从选题、组稿到编辑、出版的全过程,包括一切与稿件有关的资料。它具体包括:原稿件、作者简介和联系方式、稿件外审材料、组稿出版合同、审读报告和审读记录、编辑加工记录、终审记录、校对记录、编辑与作者来往信件、作者稿酬单、样书、出版后读者意见与书评等。在稿件编辑出版过程中,书稿档案工作主要由责任编辑负责,如果退稿或出版后,稿件档案工作一般应由专人负责。其主要作用为:
(1)完整反映一部件稿件出版的整个过程和全部历史。
(2)将出版机构全部稿件档案合起来就是整个出版机构的历史。
(3)稿件档案是出版机构的作者与出版选题的资源库,可以据此寻找合适的作者和合适的选题。
①从来稿中挖掘出好的稿件,有利于编辑和作者共同探讨,在来稿的基础上修改出符合出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