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概论(加试)之生理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隐记忆研究常运用的间接测试

【答案】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间接测试是指如果在测试阶段控制条件使被试没有意识地利用学习阶段所学材料,则这些测验就是间接测试。内隐记忆研究中经常运用的间接测试包含语言与非语言的间接测验。语言的间接测验有补笔测验、模糊字命名、词汇判断以及单词确认等测验形式。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测验包括熟悉物体的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测验、熟悉和不熟悉人物面孔的间接测验和新异物体和图案的间接测验。

二、简答题

2. 什么是控制加工和自主加工?他们在知觉过程中起怎样的作用?

【答案】(1)控制加工及其在知觉过程中的作用

①控制加工

控制加工是指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的加工。

②在知觉过程中的作用

控制加工相当于知觉中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觉依赖于感知的主体,而不是孤立的眼睛、耳朵和鼻子。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他的一般知识经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2)自主加工及其在知觉过程中的作用

①自主加工

自主加工是指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加工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

②在知觉过程中的作用

自主加工相当于知觉中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即为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如:颜色和明度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与振幅。一般来讲,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他们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3. 请简述记忆过程的几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

心理过程。

(1)记忆的环节

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是第一个环节,它是记忆的开端,是主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保持是是第二个环节,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再认或回忆是第三个环节,是从头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而由于某种原因,已储存的知识不能提取出来,但当它重现时,能加以确认,这个过程是再认;

既不能再认又不能回忆的现象是遗忘,它是保持的对立面。

(2)三个环节的关系

这三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有着密切的联系。识记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欲忆必先记;保持是识记和回忆的中间环节,识记过的内容只有在头脑中得以保持、巩固,日后才能回忆起来;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检验,通过回忆,还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所识记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

1. 运用不同人格流派的观点,分析自己的人格及其形成过程,要求至少涉及三种人格理论范型。

【答案】(1)不同的人格流派

①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强调人格结构的动力性质,认为人格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将意识分为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无意识的概念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乃至整个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石。此外,他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并将人格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不同的阶段。

②以奥尔波特、卡特尔等人为代表的特质沦学派

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特质流派假定个体的人格是某种相对稳定的东西,主张用多个基本的特质来描述人的人格,每个特质都是对立两端联系起来所构成的一个个体差异的维度,任何人都在这个维度上有一个确定的位置,有的人得分低,有的人得分高,但大多数人处于中间部分。

③以华生、斯金纳与班杜拉等人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论学派

行为主义流派忽视遗传因素对人格形成的作用,而强调后天环境影响对人格的决定意义,其基本特点:第一,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动物和人的行为;第二,行为主义流派着重从后天学习的角度探讨人格的形成机制;第三,行为主义流派在方法论上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一般采用严谨的实验研究方法。

④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

人本主义流派是以反抗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姿态出现的。人本主义流派意图创立一门研究人类的积极本性的心理学,他们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许多年来一直被忽视了的领域,即心理健康的、技能健全的人类有机体。

(2)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①生物遗传因素。诸多双生子研究表明,遗传在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格的许多特性都有遗传的可能性。

②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

③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某些人格特质。

④早期童年经验。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一般来说,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

⑤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学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