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学基础知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像型出版物
【答案】音像型出版物,是指通过光学、电子技术等手段将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复制到磁性材料、感光材料或其他非纸材料等载体上所形成的物质产品。主要有录音带、录像带、唱片、激光唱盘、激光视盘等。
2. 平均总成本
【答案】平均总成本,是指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的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平均总成本是由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构成的,平均总成本的变化随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平均总成本的变化曲线是U 形的。
3. 出版单位
【答案】出版单位是指从事出版活动的组织,包括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等。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不设立报社、期刊社的,其设立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应被视为出版单位。目前我国出版单位分为公益性出版事业单位和经营性出版企业单位两大类。对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实行事业体制,由国家重点扶持;其他出版单位逐步转为企业体制。
4. 本校
【答案】本校作为现代校对方法之一,是指原稿内容之间相互比较、证伪等,找出相互矛盾的地方,并进行订正等的校对方式。
5. 合作出版的版权
【答案】合作出版的版权,作为附属版权之一,是指许可另一家出版机构用自己的书版同时印制和销售已购买、编辑和印制的稿件,向该出版社提供胶片、磁盘、照相制版书页,书名版权页用两家出版社的版权记录,一般规定在特定的市场范围内独家销售。
6. 供给价格弹性
【答案】供给价格弹性(,是指图书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做出的反)
应程度。它等于图书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对其供给变动百分比的比值,这一比值称为供给价格弹性系数:。>1,称弹性充足,表明该商品的供给对其价格变化较为敏感;<1,称弹性不足,表明该商品的供给对其价格的变化反应迟钝;=1,称弹性不变,即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幅度与其价格变动幅度相等。
7. 出版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出版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社会信息的复制与传播之间的矛盾。它反映了出版学的本质,是出版活动领域最根本的矛盾,是推动出版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因此,出版学是围绕社会信息复制,研究社会信息传播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出版学有多层次的结构,其中包括:出版学基础理论、出版史、比较出版学、出版经营管理、出版营销学等。出版学与其他学科结合产生一些边缘学科,如出版伦理学、出版文化学、出版人才学等。出版学属于综合性应用学科,与之相关的学科主要有:信息学、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图书馆学等。
8. 出版行政管理
【答案】出版行政管理,是指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依法对出版活动进行管理。国务院出版行政管理决策机构主要为新闻出版总署。它是国务院主管新闻出版业和著作权的直属机构。在著作权管理上,它又以国家版权局名义对外单独行使职权。
二、简答题
9. 简述出版物市场需求的一般特征。
【答案】出版物市场需求,是指出版物市场的潜在消费者想在市场上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出版产品而又具有现实货币支付能力的愿望与要求。其一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的多样性
由于读者的经济来源、收入水平、文化程度、职业、性别、年龄、经历、个性、家庭情况和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不同,他们对图书商品就有着各种不同的需求。
(2)需求的层次性
由于读者文化知识水平不同,形成他们价值观的差异及精神追求目标的不同,这种差异表现在图书市场需求上,就呈现明显的层次性特征。
(3)需求的可诱导性
对出版物市场需求可以进行引导和调节,通过市场活动或改变影响读者需求的某些社会因素,可以使需求发生变化和转移。可诱导性受两个因素影响:①诱导购买图书的吸引力的大小;②读者购书愿望的强弱程度。
(4)需求的专指性
由于图书是知识产品,由知识产品生产的非重复性特点决定,图书的使用价值不具有通融性。即每一种书都有自己特定的知识内容与读者对象,很难相互替代。反过来,也就使出版物市场需求具有了专指性特征。
(5)需求的伸缩性
人们对出版物的需求实质上是对出版物中知识与信息的需求,是一种精神需求,具有较大的需求弹性。出版物市场需求弹性,是指人们对出版物的需求会因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限度的量的变化。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读者的收入水平与图书的交换价格。
(6)需求的地区性
由于地理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定地域上的居民慢慢形成了一些共同但却区别于其他地域居民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习惯、风俗民情等。这种特征反映在图书市场需求上,就表现为对某些图书品种、形式、内容的特殊要求。尤其是对年货市场商品的需求以及对实用型科技图书的需求,其地区性特点则更为突出。
(7)需求的时效性
读者对出版物的需求,本质上是对出版物中所含知识信息的需求。知识信息容易陈旧过时,决定了出版物市场需求也有着较强的时效性特点。
10.简述出版物市场的作用。
【答案】出版物市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是联结图书出版事业与读者需求的纽带。
发展国家出版事业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地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而这种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都是通过市场反映出来的。市场能灵敏地反映商品的需求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出版社的选题出书计划的制定,必须分析和预测市场动态。发行部门的销售计划,也要反映市场的读者需求。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计划,才能对企业经营活动起正确的指导作用。
读者的消费需求,也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得到满足。出版物市场沟通了图书出版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2)出版物市场是出版物商品再生产过程实现的重要条件。
出版物商品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只有通过市场才能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出版物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凝结成出版物的商品价值。通过市场使出版物的商品价值得以实现,才能使所耗费的劳动在价值上和实物上得到补偿,从而顺利地开展下一轮的生产。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值形态的转变,出版物的商品再生产过程就会中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出版物市场,也就没有出版物的商品再生产。
(3)出版物市场为出版发行企业生存创造竞争的环境。
竞争是市场运行重要的特征之一。由于出版物市场的存在,参与市场流通的出版发行企业就必然要竞争。在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之下,各个出版发行企业都要将自己所经营的出版物拿到市场上来,由读者择优选购。这样,经营者之间就要在品种、质量、价格、时间、风格、信誉等方面开展竞争。于是,就会在企业的外部形成一种强大的压力,强制各类出版经营企业努力改进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出版物市场为出版发行企业创造的竞争环境,对国家整个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是有好处的。
上述出版物市场的作用,只是客观的、潜在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好出版物市场的这些作用,则需要出版业经营者的主观努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经营者头脑里应有市场观念,要按照市场运行内在规律的要求来组织经营活动。
11.出版企业的自主定价有哪几种模式?
【答案】出版企业的自主定价的模式主要有:
(1)成本加价,这是成本导向定价的方法之一。它采用出版物成本加利润的方式制定出版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