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现代出版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需求价格弹性
【答案】需求价格弹性(
系数。,是指图书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做出的反)<1,称弹性不足,表应程度。它等于图书的价格变动百分比对其需求变动百分比的比值。这一比值称为需求价格弹性>1, 称弹性充足,表明该商品的需求对其价格变化较为敏感
明该商品的需求对其价格的变化反应迟钝;
价格变动幅度相等。
2. 经销
【答案】经销,作为出版物购销形式之一,是指出版机构自办发行和新华书店等分销商发行同时并进的一种购销形式。在新华书店等分销商发行和销售的同时,出版机构也直接向其他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批发销售。出版机构可以自主选择经销商,经营较为灵活,可以多种渠道分销出版物。
3. 出版代理
【答案】出版代理,又称出版经纪人,是指介于作者与出版机构之间的中间人,是西方国家出版机构稿件的重要提供者。出版代理是出版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他们往往替其服务的一方讨价还价,同时也分担了作者或编辑的某些工作,其报酬是由其服务对象以佣金的方式支付的。以此为职业的人也称为寻稿人(literaryscouts ), 他们与各种出版机构建立良好关系,为出版机构提供好的稿件,而出版机构也需要这方面力量的支持。
4. 互联网出版物
【答案】互联网出版物习称“网络出版物”,是指经过互联网出版单位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作品。从内容来源看,互联网出版物一般有两类:①从已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版物转换而来的作品;②经过编辑加工后直接通过互联网出版的作品。从内容本身看,互联网出版物涉及文学、艺术、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方面。从产品形态看,互联网出版物的主要形式有数字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数字音像制品等。
5. 出版组织
【答案】出版组织属于社会组织,是指出版人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广义上的出版组织主要有出版单位、印刷或复制单位、发行单位(批发与零售)、出版物资供应单位、出版管理单位、出版科研与出版教学单位等。
=1,称弹性不变,即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幅度与其
6. 传者
【答案】传者又称为传播者,它涵盖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作者、出版机构等信息知识的生产者、制作者和传播者,又包括使信息知识广为传播成为可能的人、组织、机构等,如广告主、企业、政府有关部门等。
7. 发稿
【答案】发稿,是指出版单位编辑部门将通过三审的稿件进行统一、全面的稿件整理工作,经过一定的手续,将稿件由编辑部门转移到出版部门进行发排和制作的工作。“齐、清、定”是发稿的基本要求。
8. 选题计划
【答案】选题计划是指出版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出版出版物的规划。选题计划是出版机构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出版机构开展各项工作的保证。制定选题计划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编辑提出选题、编辑室对选题进行论证、在总编辑领导下的再论证与落实三个层次。
二、简答题
9. 简述出版物市场需求的一般特征。
【答案】出版物市场需求,是指出版物市场的潜在消费者想在市场上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出版产品而又具有现实货币支付能力的愿望与要求。其一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的多样性
由于读者的经济来源、收入水平、文化程度、职业、性别、年龄、经历、个性、家庭情况和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不同,他们对图书商品就有着各种不同的需求。
(2)需求的层次性
由于读者文化知识水平不同,形成他们价值观的差异及精神追求目标的不同,这种差异表现在图书市场需求上,就呈现明显的层次性特征。
(3)需求的可诱导性
对出版物市场需求可以进行引导和调节,通过市场活动或改变影响读者需求的某些社会因素,可以使需求发生变化和转移。可诱导性受两个因素影响:①诱导购买图书的吸引力的大小;②读者购书愿望的强弱程度。
(4)需求的专指性
由于图书是知识产品,由知识产品生产的非重复性特点决定,图书的使用价值不具有通融性。即每一种书都有自己特定的知识内容与读者对象,很难相互替代。反过来,也就使出版物市场需求具有了专指性特征。
(5)需求的伸缩性
人们对出版物的需求实质上是对出版物中知识与信息的需求,是一种精神需求,具有较大的需求弹性。出版物市场需求弹性,是指人们对出版物的需求会因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限度的量的变化。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读者的收入水平与图书的交换价格。
(6)需求的地区性
由于地理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定地域上的居民慢慢形成了一些共同但却区别于其他地域居民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习惯、风俗民情等。这种特征反映在图书市场需求上,就表现为对某些图书品种、形式、内容的特殊要求。尤其是对年货市场商品的需求以及对实用型科技图书的需求,其地区性特点则更为突出。
(7)需求的时效性
读者对出版物的需求,本质上是对出版物中所含知识信息的需求。知识信息容易陈旧过时,决定了出版物市场需求也有着较强的时效性特点。
10.简述控制出版物盗版的方法。
【答案】盗版是指未经著作权人和出版机构同意擅自复制出版机构出版的出版物。盗版泛滥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控制盗版的方法主要有:
(1)尽可能降低出版物的成本,降低盗版者与出版者在价格上的差距。价格优势是盗版者与出版者争夺消费者的有利因素;
(2)严惩盗版行为,提高执法力度和效率,加大侵权成本;
(3)改善销售服务,建立发达的出版物分销网络,提供快捷方便的分销服务;
(4)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现行的《著作权法》进行适当的改进,从社会各个方面加强对著作权的管理,降低执法过程的成本;
(5)提高作者、出版者的维权意识;
(6)提高出版者自身的经营水平,让盗版活动没有可乘之机;
(7)深化出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政府在销售环节上允许非国有资本的准入,导致出版权与分销机制具有不同的经济成分和运营体制。供求市场的存在,使得盗版屡禁不绝。
11.“编辑”作为动词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编辑”(editor , edit )是个多义词,既可作名词解,又可作动词解,编辑概念的确定对编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动词的“编辑”,根据《说文解字》解释:“编”为“次简也”。颜
,都做了解释:“编,所以联次简也”;“辑与集同”。编辑的古义,是师古《汉书注》对“编”、“辑,
从收集次第编连简策而来’以后书写材料变化,沿用未改。古代编辑的概念主要是指著述方式和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等。《辞源》(修订本)把编辑的古义解释为“收集材料,整理成书”。
12.简述稿件归档的作用。
【答案】稿件档案应反映某一部稿件从选题、组稿到编辑、出版的全过程,包括一切与稿件有关的资料。它具体包括:原稿件、作者简介和联系方式、稿件外审材料、组稿出版合同、审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