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系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某学生很怕猫,老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与他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子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帮助他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

A. 行为塑造法

B. 系统脱敏法

C. 松弛训练法

D. 认知疗法

【答案】B

【解析】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2.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

A. 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

B. 冯特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 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D.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答案】B

【解析】现代心理学是在1879年建立的。这一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宣告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

3. 皮亚杰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道德判断的标准是不同的,年龄小的儿童往往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与坏,很少考虑到行为的( )

A. 方式

B. 结果

C. 动机和目的

D. 习惯

【答案】C

4. 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产生的影响是( )。

A. 非特殊成分迁移

B. 特殊成分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答案】A

5. 研究表明,专家棋手在扫视实战棋局5秒之后,能准确再现20多个棋位,而新手仅能记住4到5个棋位。对于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

A. 专家的观察力敏锐

B. 专家的记忆力敏捷

C 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D. 专家贮存了大量有关棋局的知觉模式

【考点】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答案】D

【解析】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关的知识经验能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决。相关于新手来说,专家就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能够有效地思考该领域的问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使人们洞察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本质。研究表明,专家与新手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一般能力(如记忆力或智力)上,也不是一般策略应用的差别。相反,专家获得了宽厚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影响到他们所关注的事物,影响到他们在环境中如何组织、再现和理解信息。专家能识别新手注意不到的信息特征和有意义的信息模式; 专家获得大量的内容知识,这些知识的组织方式反映专家对学科的理解深度; 专家的知识不能简化为一些孤立的事实或命题,而应反映应用的情境,也就是说,这些知识受一系列环境的制约; 专家能够毫不费力地从自己的知识中灵活地提取重要内容。专家不仅具有丰富的陈述性知识,即事实和言语信息,而且以自己的方式存储着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即知道如何去做的策略知识,这无疑有助于明确问题解决的方向,选择有效地途径和方法。

6. 技能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 )。

A. 知与不知的问题

B. 会不会做的问题

C. 认知策略形成与否的问题

D. 认知结构能否建立的问题

【答案】B

7. 丹瑟洛依据学习策略的功能不同将其分为( )。

A. 一般策略与特殊策略

B. 基本策略与支持策略

C. 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

D. 记忆策略与理解策略

【答案】B

8. 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 原型定向

B. 操作定向

C. 原型操作

D. 原型内化

【答案】C

9. 撤销厌恶刺激以增强一个反应发生可能性叫做(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替代强化

【答案】B

10.在安德森提出的心智技能一阶段中,( )阶段的任务是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

A. 认知

B. 联结

C. 自动化

D. 内化

【答案】B

11.道德性是指( )。

A. 指山舆论力量与人们“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实行的总和

B. 指个人按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显示的某些稳定特性或倾向

C. 是个人道德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

D. 一个人的行为由道德观念支配而仍未形成品德之前的道德表现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