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25公共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私人产品

【答案】私人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竞争性和受益上的排他性的社会产品。私人产品的效用是可分割的,可以被分割为许多能够买卖的份额,而且其效用只对为其付款的人提供,即谁付款谁享用。私人产品的提供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排他性使得其可以通过市场收取费用进行提供,而消费者获得私人产品,则必须通过市场采用出价竞争的方式。私人物品通过市场提供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但是如果公共提供却带来很多的效率损失。在竞争条件下,每个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私人产品中得到的边际收益,与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相等,从而不同消费者从消费这种私人产品中得到的边际收益是相等的; 私人产品的有效定价规则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和服务,一般均属私人产品。

2. 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答案】公共财政的经济稳定发展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等目的的职能。市场机制不能自发地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不是大幅度波动,就是为长期的持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所困扰。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消除经济中的过大波动,使之能够相对稳定地发展。经济发展并不仅仅指经济增长,其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良性变化。宏观经济稳定的三大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3. 弹性授权

【答案】弹性授权,也称动态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完成同一项任务时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形式授权的授权方式。弹性授权适用的情况是:任务复杂,上级对下属的能力和水平无充分把握,环境和条件处于多变状态。弹性授权运用起来难度较大,授权者必须谨慎使用。

4. 行政技术

【答案】行政技术是指运用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方面的技术,逐步实现量化的行政方法。行政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方法,偏重于将现代技术应用于行政管理的实践。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使科学技术手段日益向社会领域渗透,而且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也逐渐交融在一起,特别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更使得现代行政方法的技术化趋势日益凸显,现代行政技术日益复杂。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行政技术渗透从组织到人事、从决策到执行、从机关到财务。

5. 质量

【答案】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最初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在行政管理研究中,质量是指公共部门的行政管理活动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为使公民满意而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二是政府保持这一预定服务水平的连贯性程度。质量是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随着行政实践的不断发展,质量逐渐取代效率成为政府绩效的首要判断标准。

二、简答题

6. 简述行政诉讼制度的通则。

【答案】行政诉讼制度是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并列的三大诉讼制度之一。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它使用以下通则:

①回避制度。极可能影响公正解决行政纠纷的审理人员都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要求。

②公开制度。为保证当事人的平等地位,除适用国家保密条例外,行政诉讼审理应当公开。 ③辩论制度。当事人有权在受理机关主持下,就争议的真实性和其他问题,陈述己见,洁问盘驳,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时效制度。规定有效追诉期和有效上诉期,超过期限即为自动放弃。

⑤律师制度。当事人均有权根据法律规定聘请辩护律师或自辩。

7. 简述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

【答案】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系统的科学,其学科特点是比较突出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涉及的对象和事务几乎无所不包,与此相一致,行政管理学也就必须要研究涉及各个方面的管理问题。

(2)实践性。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公共行政学就是要使这一过程合法、合情、合理、行之有效。为此,就必须从这一过程中寻找、觉察和发现问题,经过客观的分析和周详的论证,进而提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对策。实践性是公共行政学的生命力和效用性的基础。

(3)系统性。政府是一个按照一定法则建立的、有着一定结构和序列的组织系统,其管理功能和行政活动或行政行为是按照一定法则相互联系开展的,进而产生整体效应。以公共管理为研究对象的公共行政学必须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看待、研究各种行政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提出解决各种复杂的行政问题的正确之道。

(4)技术性。研究和解决行政问题,不仅要有正确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指导,而且要有科学、可靠的方法和技术。

(5)发展性。国家行政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演变的。与此相1致,研究国家行政现象的公共行政学也必须不断更新、创造和发展变化。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史

上,新的理论和方法是层出不穷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8. 简述机关后勤的管理内容

【答案】(1)机关环境管理

机关环境管理是机关后勤管理中的经常性的工作。有效的机关环境管理应有助于机关办公效率的提高; 有助于作为公共行政对象的普通公众容易接近,使机关环境更加人性化,便于公共行政活动的顺利推行; 有助于机关工作人员的劳动条件的改善; 机关环境管理还应该具有灵活性,能够不断适应组织变革的需要。

(2)机关物材管理

机关环境管理直接引出的是机关物材管理,因为机关环境管理的实现是以机关物材的有效配置为依托的。几乎所有的机关后勤管理事务,都是在机关物材得以有效筹措、分配和利用的前提下开展的。因此,机关后勤管理、机关管理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机关办公用品等机关物材,是任何国家政府预算的经常性支出和日常政府消费或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行政活动所必需的支出和成本。

总之,机关管理的发展和现代化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将机关管理的着眼点放在如何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上,以经济性、效率性还有程序规范性、合规性为基准,时刻遵循勤俭办事的原则,应该注意机关管理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办公设施和环境的现代化。

9. 论述行政伦理立法的基本内容。

【答案】行政伦理立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行政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化、条文化的规定,另一方面是对于组织道德的保证。具体内容如下:

(1)行政职业道德规范的界定

归纳世界各国行政伦理法规对于国家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界定,其总体的要求有:公共利益至上,忠诚于国家和社会,忠实地履行法律规定,公正地执行公务,烙尽职守,不谋私利,以防止伦理规范流于形式。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必须申报财产,将个人财务公开。这是正确处理公务人员公私利益关系的前提。行政伦理法典对于申报的对象、种类、时限、名称、程序、审查和处罚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②限制公职以外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兼职、赢利、募捐、收费等方面的详细规定,尤其是经商办企业的活动。

③不得利用公职谋取私利,包括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假公济私的行为。

④禁止不正当使用国家财产和政府未公开的信息,主要指的是公职人员因执行公务而获得的、未向公众公开的、与官方有关的信息。

⑤严禁在公务活动中收受礼品。收受礼品是公务人员最常见的失范行为。各国对于礼品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一般不包括按价付款所获得的物品。

⑥回避。包括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等具体内容。

⑦离职限制。包括离职后的再就业、活动和信息使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