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7公共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在职培训

【答案】在职培训是指公务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国家相关的培训机构根据需要对他们进行短期或长期的训练。在职培训的作用是不断向公务员灌输新观念、补充新知识,让公务员及时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使行政效率在公务员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更新和发展的同时得到提高。

2. 行政监督

【答案】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组织内部的部分成员基于合法的监督权对另一些组织成员进行了解、协助、指导或控制,以推进组织目标达成的行为。在多数情况下,行政监督表现为行政上级或行政主管对下级工作状况的监督。行政监督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即了解功能、协助指导功能、制裁功能和激励功能,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预防、补救和改进的作用。强化行政监督的意义在于:完善宪政体制; 制约行政权利; 遏制腐败现象; 落实民主行政; 提高行政效率。

3. 轮换

【答案】轮换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担任领导职务和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有计划地调换职位任职的制度。国家公务员轮换,是一种组织行为,由任免机关按照公务员管理权限有计划地安排实施。具有以下特点:

①对象的特定性。轮换的适用对象不是所有的公务员,只有其中“担任领导职务和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

②手段的强制性。轮换是行政机关对其所属公务员实行的一种单方面管理行为,是通过行政指令性调动来实施的。

③工作的计划性。行政机关对国家公务员职位轮换工作是“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的。各级行政机关按照有关规定,要事先考虑好哪些人员需要轮换,怎样轮换,轮换时间的周期性以及如何搞好轮换期间的工作衔接等各项工作。

4. 行政权力法治化

【答案】行政权力法治化是指用宪政制度和法治原则对行政权力的发生、配置、行使、监督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制约,限制行政权力的机制。现代法治首先意味着政府守法,还意味着政府尊重公民权利和自由,更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要求对行政权力进行限制。行政权力法

治化是约束行政权力的根本出路。制约政府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法治是良治的基本要素之一。

5. 特种监督

【答案】特种监督是指政府特定的职能部门根据法定的监督权针对特定领域进行的监督。特种监督是相对一般监督而言的,包括主管监督以外的各种普遍适用的专业性行政监督,如审计监督、环境保护监督等。特种监督的专业技术性较强,通常以某一特定领域为监督对象,并以法律规定保障其监督权的行使。我国的特种监督主要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6. 瓦格纳定律

【答案】瓦格纳定律,又称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或政府活动扩张法则,是指反映政府职能的扩大与国家所得的增加之间关系的定律。其具体内容是,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日益充裕。瓦格纳定律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他通过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和日本、美国的公共支出增长情况的考察提出了这一定律。

7. 虚君制度

【答案】虚君制度是指由英国开创的“国王监朝而不理政”的制度。虚君制度是人类历史上依法行政实践的开始。“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资产阶级于1689年通过议会颁布了在人类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权利法案》,1701年又制定了《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国王没有搁置、暂停、否定法律的权力,国王不能随意更换陪审法官,国王不得拥有常备军,由此开创了“国王监朝而不理政”的虚君制度,通过法律极大地限制了工权。

8. 领导力

【答案】领导力是指领导者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的成就的能力。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要创造氛围,让人们在此氛围下抓住极富挑战性的机会,取得非凡的成就。领导力的中心问题包括:

①领导者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把理念化为行动;

②把愿景化为现实;

③把障碍化为革新;

④把分裂化为团结;

⑤把风险化为奖赏。在一定的意义上,领导力就是行动能力。

9. 企业家政府

【答案】企业家政府是指用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的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精神,以及企业中广泛运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改革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使政府更有效率和活力,通过改变官僚政府内部的管理机制和内部驱动力,重新塑造政府形象。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西方传统政府官僚体制危机的加深,发达国家政府掀起了新一轮的行政改革热潮,奥

斯本和盖布勒在这一时期提出了“企业家政府”这一概念并进而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强调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革或重新塑造政府。

10.目标替代

【答案】目标替代是指组织演进过程中,由于组织的扩大和分化,组织的正式目标被另外的目标所置换的现象。目标替代是组织社会学的概念,在实际的行政管理中,其是指过分地强调行政程序,将行政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置于行政管理的目标之上,坚持规章就是目的,程序就是一切的现象。这将导致极度僵化的办事作风,机械地坚持原则,过分地注重形式和常规,结果不仅不能提高行政效率,反倒贻误行政计划的实现,拖延甚至阻碍了行政任务的完成

二、简述题

11.简述机关后勤的管理内容

【答案】(1)机关环境管理

机关环境管理是机关后勤管理中的经常性的工作。有效的机关环境管理应有助于机关办公效率的提高; 有助于作为公共行政对象的普通公众容易接近,使机关环境更加人性化,便于公共行政活动的顺利推行; 有助于机关工作人员的劳动条件的改善; 机关环境管理还应该具有灵活性,能够不断适应组织变革的需要。

(2)机关物材管理

机关环境管理直接引出的是机关物材管理,因为机关环境管理的实现是以机关物材的有效配置为依托的。几乎所有的机关后勤管理事务,都是在机关物材得以有效筹措、分配和利用的前提下开展的。因此,机关后勤管理、机关管理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机关办公用品等机关物材,是任何国家政府预算的经常性支出和日常政府消费或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行政活动所必需的支出和成本。

总之,机关管理的发展和现代化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将机关管理的着眼点放在如何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上,以经济性、效率性还有程序规范性、合规性为基准,时刻遵循勤俭办事的原则,应该注意机关管理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办公设施和环境的现代化。

12.简述西方国家依法行政的社会基础。

【答案】资本主义的经济原理和市场经济的实践是依法行政的广泛的社会基础。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生产方一式有着与封建社会完全不同的经济规律。受经济规律的支配,资本主义经济又有着以往全然不同的特性以及与之相1致的法则和诉求。资本主义经济特性与依法行政的内在联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财产私有制。财产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基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崇和鼓励个人谋求自我利益的动机和活动。这种动机和活动可以通过个人资金的积累达成社会财富的总量增值,促进和扩大再生产。只有国家(政府)才可与人民产生公法意义上的上下统属关系,进而产生事实上容易发生却难以纠正的侵权行为,危及私有财产制度。这就必然要求规范和限制政府的行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