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902课程论[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模式则是( )依据某种教育理念或特定的评价目的、选取一种或几种评价途径所

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

A. 教师或研究工作者

B. 评价人员或研究工作者

C. 教师或评价人员或研究工作者

D. 学生或评价人员或研究工作者

【答案】B

【解析】课程的评价模式是评价人员或研究工作者依据某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想或特定的评价目的,选取一种或几种评价途径所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它对评价的实施作了基本的说明。比较典型的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外观评价模式、CIPP 评价模式、自然探究评价模式等。

2. 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哪些?( )

A. 基本性、发展性、具体性

B. 专业性、基本性、范例性

C. 基本性、科学性、发展性

D.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答案】D

【解析】范例的基本特征包括:①针对教学内容的基本性;②针对学生主体实际状况的基础性;③针对教学活动的范例性。

3. ( )年,(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A.1612《大教学论》

B.1612《爱弥儿》

C.1632《大教学论》

D.1632《爱弥儿》

【答案】C

【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用捷克语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4. 杜威创造性地确立了四个教育哲学命题,下面哪一项的叙述不准确?( )

A. 生活即教育

B. 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

C. 教育是社会的过程

D. 教育即生长

【答案】A

【解析】杜威创造性地确立了四个教育哲学命题:“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质是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连续发展。

5. 实践性课程的开发的基本方法是( )。

A. 审议

B. 实践

C. 调查

D. 实验

【答案】A

【解析】施瓦布确立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实践性课程”。施瓦布认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是“审议”。在施瓦布那里,“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和解释,最终作出恰当、一致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实践是施瓦布的课程开发理论的核心命题。他所认为的课程开发过程就是课程主体(教师和学生等)针对具体实践情境的需要而进行的课程审议过程。

6. 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统一的两个内涵是( )。

A. 教与学的内在的连续性、教材与目标的内在的连续性

B. 经验与课程的内在的连续性、内容与手段的内在的连续性

C. 教材与方法的内在的连续性、目标与手段的内在的连续性

D. 目标与内容的内在的连续性、教材与经验的内在的连续性

【答案】C

【解析】杜威认为,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在本质上由经验的性质所决定的;课程与教学统一的第一个内涵是教材与方法的内在的连续性,杜威认为,任何把教材和方法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极端错误;课程与教学统一的第二个内涵是目的与手段的内在连续性。

7. 倡导“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及“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等原则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是( )。

A. 瓦根舍

B. 博莱

C. 列•符•赞科夫

D. 罗杰斯

【答案】C

【解析】赞科夫新体系的教学论主要包含五条:①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②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③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④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⑤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8. 课程创生视野中的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指向于( )。

A. 教师的解放

B. 学生的解放

C. 课程专家的解放

D. 人的解放

【答案】D

【解析】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特征包括:①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②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③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9. 下面哪一论点不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念?( )

A. 现在人类面临的最根本和最主要的问题是人类自身的问题

B. 心理学要关注人类经验的形成

C. 人类不仅可以把握现在,而且可以预测和发展未来

D. 应该强调自我概念以及重视个体心理状态及过程的研究

【答案】C

10.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以( )为取向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

A. 人格发展

B. 行为控制

C. 认知能力

D. 以上都不准确

【答案】A

【解析】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一反传统教学的基本思路,把教学的目标看作是学生人格、自我的健全发展,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把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经验的形成及生长,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对传统教学确实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11.回应模式是( )首先于1974年提出,后被古巴和林肯等人进一步发展而成的。

A. 斯太克

B. 泰勒

C. 帕里斯

D. 普罗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