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 2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 4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 6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 9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 12
一、名词解释
1. 客观性原则
【答案】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必须按照客观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探索,人的心理现象是受外界条件制约的,在检验参与者的观点时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不能凭主观臆测的轻易得出结论,一定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首先应客观地、一分为二地看待幼儿。幼儿教师对幼儿作品,包括整个审美教育过程的评价,应实事求是、公正合理,以正面引导为主
二、简答题
2. 视觉悬崖实验是谁做的?简述该实验。
【答案】这是沃克和吉布森做的实验。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 视觉悬崖" 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
3. 幼儿数概念发展观点对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掌握数概念总比掌握实物概念晚些,也比较难些。所谓掌握数概念,包括理解:①数的实际意义(“3”是指三个物体”;②数的顺序(如2在3之前,3在2之后,2比3小,3比大);③数的组成(如“3”是由1+1+1, 1+2, 2+1组成的)。
幼儿数概念发展观点对教育有如下启示:
(1)儿童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最初实物的感知,继之对数的表象,最后到数的概念水平这样的过程。
林崇德的研究(1980)表明:儿童形成数概念,经历口头数数一给物说数一按数取物一掌握数概念等四个发展阶段。2〜3岁、5〜6岁是儿童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年龄。
刘范的研究(1979)认为,幼儿数概念发展大约经历三个阶段:①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③数词和物体数量词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⑧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
(2)国内有对比资料说明,现儿童的数慨念和运算能力比60年代同龄儿童有明显提高。另外,社会文化、教育水平也对幼JL 数概念发展起很大作用。关于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一般认为在5岁左右。
三、论述题
4. 结合实际谈谈学龄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答案】学龄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如下:
(1)自我意识的发展受教育的影响。
在教育影响下,幼儿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研究表明,幼儿自我意识各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发展的总趋势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増长的。
①自我概念的发展
7岁之前,儿童对自己的描绘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等,还不会描述内部心理特征。一项研究请3〜5岁幼儿用“我是个…”和“我是个…的男孩/女孩”的句型,说出关于自己的10项特征。有50%左右的儿童都描述了自己的日常活动,而心理特征的描述几乎没有。 ②自我评价的发展
自我评价的能力在3岁儿童中还不明显,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转折年龄在3.5〜4岁,5岁儿童绝大多数己能进行自我评价。
总的来说,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成人必须善于对儿童作出适当的评价,对儿童行为作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对儿童都是有害的。 ③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自我情绪体验在3岁儿童中还不明显,自我情绪体验发生的转折年龄在4岁,5〜6岁儿童大多数己表现有自我情绪体验(见幼儿自我情绪体验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向社会性情感体验(委屈、自尊、羞愧感)不断深化、发展,同时又表现出易受暗示性。
在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中最值得重视的是自尊感》自尊感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情感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使人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研究表明,将儿童分为高自尊感、中度自尊感和低自尊感三个组,高自尊感与以后对生活的满意和幸福感相关,而低自尊感则与压抑、焦虑、学校生活和社会关系不适应相联系。自尊感与儿童的能力和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有关,受到父母的育儿风格和对儿童有重要意义的他人评价的影响。培养富有建设性的未来公民,应从幼儿着手培养自尊感。 ④自我控制的发展
幼儿的自控能力还是较弱的自我控制对于人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它是人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的必要条件。由于幼儿的皮质兴奋机制相对抑制机制仍占很大优势,所以幼儿更多地表现为冲动性,自我控制能力较低。
(2)教育受自我意识水平的制约。
幼儿的自控能力还是较弱的。由于幼儿的皮质兴奋机制相对抑制机制仍占很大优势,所以幼儿更多地表现为冲动性,自我控制能力较低,自我情绪体验、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的水平是有限的,所以教育应根据学龄阶段自我发展的特点和水平进行相应的教育,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 关键期
【答案】心理学家受到印刻概念的影响,提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或称敏感期)概念,指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最敏感,因而也是发展某些技能、能力的最佳时期。
二、简答题
2.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心理意义。
【答案】婴儿各种运动、动作的发展是其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其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使个体能够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动作发展的意义主要有:
(1)对大脑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动作的不断练习、丰富、提高,可以促进大脑在结构上的完善,从而为个体早期心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fin ;
(2)使个体对外部世界各种刺激及其变化更加警觉t 并使感知觉精确化;
(3)使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动作既可以促使个体认知结构的内涵不断充实,还可以通过提供新经验来引起个体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环境刺激间的冲突、不协调,为打破原有认知结构并促其向新结构转换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4)改变着个体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使个体从被动接受环境信息变为主动获取各种经验,既促进了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社会交往特点,进而对个体的情绪、社会知觉、自我意识等产生重要影响。
在婴儿期,动作发展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3. 简述先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展的特点。
【答案】先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展的特点有:
(1)脑重增加,3岁时脑重达1000克;
(2)神经纤维不断增长;
(3)突触联系不断增多;
(4)神经纤维髓鞘化迅速进行;
(5)皮质抑制机能继续发展;
(6)第二信号系统出现并发展。
三、论述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