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认知心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启发式

【答案】启发式是一种问题解决策略, 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经验, 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 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式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 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常用的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 经常运用启发式。

2. 特征整合理论

【答案】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分散注意, 人利用平行加工, 自动地对特征进行登记。即在分散注意阶段, 人自动地加工孤立的特征。在特征整合理论中, 分散注意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 粗略地等同于自动加工。这种加工几乎不需要努力, 以至于我们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发生。第二个阶段为集中注意, 主要进行系列加工, 即一次只识别一个客体。粗略地等同于控制加工。特征整合理论实质上认为, 尽管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 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二、简答题

3. 为什么感觉和知觉对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答案】(1)内部世界与外部现实之间的交接之处是感觉系统:

①感觉是指对物理世界的能量的初始探测。对于感觉的研究一般是探讨感觉机制的构造和加工过程, 以及刺激如何对这些机制产生作用。

②知觉是指解释感觉信息的高级认知过程。感觉是对刺激的初始探测, 知觉是对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解释。每一个感觉事件都是在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这个背景下得以加工处理的, 我们先前的经验为单纯的感觉体验赋予了意义, 这就是知觉。

(2)感觉和知觉是外部物理世界与内部心理世界的连接桥, 是研究人们如何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刺激进行认知的初始阶段, 是研究注意, 记忆, 思维, 想像, 语言等高级认知活动的前提条件, 因此说感觉和知觉对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4. 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的意义。

【答案】(1)知觉恒常性的内涵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 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在视觉范围内, 恒常性的种类有:

①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 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 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 这就是形状的恒常性。如, 一扇从关闭到敞开的门, 尽管这扇门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各不相同, 但人们看去都是长方形的。

②大小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 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 距离大, 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小;距离小, 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大。而知觉到的大小却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 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如, 一个人从我面前走向教室后门, 尽管他在我的视网膜上的投射大小有很大变化, 可是看到的大小并没有明显改变。

③明度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 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 叫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如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 它都是白的;而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 看去都是黑的。

④颜色恒常性: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 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 而是保持相对不变。如室内的家具在不同灯光照明下, 它的颜色相对保持不变一。

(2)知觉恒常性的意义

恒常性对于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如果人的知觉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时刻变化, 那么要想获得任何确定的知识都是不可能的。研究恒常性不仅有助于建筑、艺术等实践部门的工作, 而且有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机器人有“视觉”可以看, 有“听觉”可以听, 但它们没有知觉的恒常性。因此, 当观察条件明显变化时, 机器人就难以执行自己原来的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把人和动物具有的知觉恒常性赋予机器人, 那么计算机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恒常性使得我们对世界有一个稳定的印象。

5. 什么是心身关系?

【答案】任何心理层面上的事件同时也都是神经层面上的。人类同时存在两个世界中:第一个世界是物理的世界, 其中的事物存在于特定的时空之中, 这个世界关注的是物质的领域, 或曰身体;第二个世界是由记忆、思想、观念、想象等构成的, 核心是精神的领域, 或曰心灵。身心关系是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6. 人们经常会被框架误导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定义并举例说明框架是如何影响推理的。

【答案】(1)框架是指对一个选择的一个特定的描述。

(2)来自选择的描述或所做的框架的观点, 会影响人们的决策和最终的行动。即人们总是被他们听到的信息影响, 即使统计结果是一样的。

(3)例如, 说法“95%的医生在整个的职业生涯中都是尽责的”和说法“5%的医生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由于玩忽职守而被控告”。这两种说法的框架很不相同, 特别是当你坐在一个医生的办公室里的时候, 在这两种情况下, 用的统计数据是一样的, 只不过是描述不同而已, 却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效应。

7. 你是如何定义智力的?认知心理学家又是如何定义智力的?

【答案】认知学家认为, 智力(intelligence )指获得、提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其目的是理解

Nickerson , Perkins 和Smith 具体和抽象的概念, 明了事物间和理念间的关系, 并有意义地运用知识。

(1985)总结了下列能力, 认为它们可以代表人类智力。

(1)分类的能力:分类的能力指人能对不同的刺激进行分类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思维和言语

的基础, 因为语词一般都是各类信息的表征。

(2)适应性改变行为的能力学习。对环境的适应是人类智力最重要的标志。

(3)演绎推理的能力。

(4)归纳推理的能力泛化:归纳推理要求人超越所给的信息, 从特定的例子发现规则和规律。 (5)发展和运用概念性模式的能力:能够认识世界是怎样的以及如何运转的, 并能运用模式来理解和解释事件的能力。

(6)理解能力。

8. 计算机如何识别和生成语言?

【答案】(1)ELIZA PARRY和NETtalk

①ELIZA

ELIZA 是最早的计算机对话程序之一, 由Joseph Weizenbaum(1966)编写。在一个名为“医生”(DOCTOR )的专门程序里, ELIZA 扮演了类似精神病医生的角色。其回答是按照一定的按照程序进行的。遇到某些关键词时, ELIZA 做出的回答就是把问话的原句换个形式再说一遍。如果没有发现关键词, 就发表些内容随意的评论, 或者在一些情况中, 将先前的话同义反复一下。

②PARRY

Colby 及其同事(1972)试图编写电脑程序来发现治疗某些精神病。经过10年的研究, 他们设计了一个模拟一个偏执狂患者的程序, 名为PARRY 。

a. 为了试验这个程序, Colby 邀请一组精神病学家通过网络约见一个病人, 假想这个病人是在几英里外的一家医院里。每个精神病学家都坐在键盘旁, 敲出一些问题让病人回答, 而病人的答案则被打印出来给医生看。

b. 结果表明, 在极为特殊的背景下, 人们难以将该程序与真正的病人区分开来。

c. 质疑:实验的条件是人为精心设计的, 而偏执狂的实际诊断需要多次面对面的会谈。此外, 如果鉴定者知道该任务的真相, 会采用不同于此的面谈方式。

③NETtalk

NEltalk 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Sejnowski 和普林斯顿大学的Rosenberg —同开发的。

a. 基本结构

NETtalk 是一个将一串字母转换成声音符号和生成语音的人工神经网络, 包含数百个单元(神经元)和数千个联结。该模型有三个层次:一个输入层, 其中的每个单元对应一个字母;一个输出层, 其中的每个单元表征英语中55个音素之一;还有一个隐含单元层, 其中的每个单元与每个输入及输出单元都有经过加权的联结。

b. 字母处理

NETtalk 朗读的时候, 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处理, 并同时扫描每个字母的左右各三个字母作为上下文信息, 将同一字母在不同单词中的发音做区别。NETtalk 每读一个词, 都要把自己的发音和人类提供的正确发音进行比较, 然后调整权重以校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