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社会发展学院)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群体规范有哪些功能? 如何对群体规范进行诱导与控制?

【答案】规范是群体成员建立的行为准则。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1)群体规范的功能

一般来说,群体规范具有以下四方面的功能:

①群体支柱的功能

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群体规范越能被群体成员所一致接受,则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群体也越团结

②评价准则的功能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的行动准则,因此,群体成员要以群体规范来评价自己和其他成员的行为。 ③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

群体规范的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舆论中。这种群体舆论是大多数成员对某种行为的共同评论意见。当某些成员的行为举止与群体规范相矛盾时,多数成员会根据群体规范对这种行为做出一致的判断或批评。这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共同意见,对个人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使其不至于违反群体规范。

④行为矫正功能

群体成员如果违反了规范,就会受到群体舆沦的压力,迫使他改变行为,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因而,群体规范具有行为矫正的功能。

(2)群体规范的诱导与控制

作为管理者,应强化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规范,而削弱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规范。阿尔文. 赞德提出一套可以达到这两个目的的指导原则。

①强化群体的规范遵循的原则

a. 向群体成员解释群体的规范和他们的愿望基本一致,不需要牺牲多少东西;

b. 奖励那些遵循群体规范的成员;

c. 帮助成员了解他们是怎样为完成群体目标做贡献的;

d. 在建立规范时,给所有成员发言的机会,因为只有自己建立的规范,自己才更愿意遵守; e. 让成员知道,不遵守群体的规范将受到驱逐(但也原谅悔过的成员)。

②削弱群体的规范的手段

a. 找出志同道合的成员,与他们联合起来;

b. 与志同道合的成员讨论你的观点和计划,与他们建立联合阵线;

c. 防止内部分歧;

d. 坦言你的所作所为,不怕压力;

e. 宣传与你合作的好处与报偿。

2. 社会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顺从”或“从众”。这哪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

(1)从环境因素来看,如果某群体的意见一贯比较一致,群体比较团结,或者群体气氛比较专制,那么,该群体的成员就容易在群体压力之下产生顺从行为。

(2)从个性因素来看,如果一个人的地位较低,智力较差,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则在群体中经常要依赖别人,也较容易产生顺从现象。

二、简答题

3. 精神激励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答案】精神激励是十分重要的激励手段,它通过满足职工的社交、自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较高的层次上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长。精神激励的常用方法具体如下:

(1)目标激励

企业目标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它体现了职工工作的意义,预示着企业光辉的未来,能够在理想和信念的层次上激励全体职工。

①职工的理想和信念应该通过企业目标来激发并使一者融为一体。企业应该将自己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全体职工看到自己工作的巨大社会意义和光明的前途,从而激发大家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②在进行目标激励时,还应注意把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宣传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企业目标中包含着职工的个人目标,职工只有在完成企业目标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其个人目标。

(2)内在激励

为了搞好内在激励,发达国家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工作设计”,使工作内容丰富化和扩大化,用来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我国许多企业也采取了许多办法,如厂内双向选择,选择自己满意的工作; 根据职工兴趣爱好,为其调整工作岗位:以及在厂内设立“操作师”、“助理操作师”工人技术职称等,均收到了较好的激励效果。

(3)形象激励

充分利用视觉形象的作用,激发职工的荣誉感、光荣感、成就感、自豪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力一法。

①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先进者的照片贴上光荣榜,借以表彰本企业的标兵、模范。每天上班时大家都从光荣榜前经过,不仅先进者本人深受鼓舞,而且更多的职工受到激励,会争取使自己的照片

也贴上光荣榜。

②许多大型企业安装闭路电视系统,开设“厂内新闻”等电视节目,使形象激励又多了一个更有效、更丰富、更灵活多样的手段。

③还有些企业通过举办“厂史展览”、“摄影大赛”等形式,收到了形象激励的显著效果,这些经验均可借鉴。

(4)荣誉激励

荣誉是众人或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名节,珍视荣誉,这个环节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灵活地运用荣誉激励手段。

(5)兴趣激励

兴趣对人们的工作态度、钻研程度、创造精神的影响很大,往往与求知、求美和自我实现密切相连。在管理中重视兴趣因素会取得很好的激励效果。兴趣活动往往是帮助后进职工,启发其觉悟,变后进为先进的转化器

(6)参与激励

参与激励,即企业领导者应当把职工摆在主人的位置上,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把企业的底牌交给他们,让他们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参与决策,吸收他们中的正确意见,全心全意地依靠他们办好企业。通过参与,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7)感情激励

感情因素对人的工作积极性有重大影响。感情激励就是加强与职工的感情沟通,尊重职下,关心职工,与职工之间建立平等和亲切的感情,让职工体会到领导的关心、企业的温暖,从而激发出主人翁责任感和爱厂如家的精神。

(8)榜样激励

榜样激励是通过满足职工的模仿和学习的需要,把职工的行为引导到组织目标所期望的方向。榜样激励的方法是树立企业内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形象,号召和引导模仿学习。榜样激励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领导者本人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以上只是精神激励的常见做法。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针对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综合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激励手段,以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权变的、综合运用不同手段的思想是精神激励的基本技巧。

4. 为什么说组织行为学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案】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散见于有关史籍中的管理思想的萌芽,更使人们感受到古代文明的光辉。从组织行为的角度看,古代社会组织以自然形成为主,非自愿性组合的特征较强,个体的选择余地很少。

中世纪时期,欧洲形成土权与教权互相依存的社会结构,共同维护封建秩序。这就造成大小封建领主相对独立、割据分裂的形势,国王、教会、领主贵族之间始终处十对抗、制约和妥协的多元格局,而社会资源和权力的分散为现代组织的生长提供丁天然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