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人民日报》属于组织传播还是大众传播?
【答案】《人民日报》属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是在学校、公司、工厂、机关、军队、党派、群众团体等内部的传播。大众传播是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这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因特网上的各种信息等。因此,《人民日报》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
2. 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试举例说明。
【答案】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首先是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教育,之后在学校中受到正规的教育,同时邻居、朋友、兄弟姐妹也会给予各种影响。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也时时刻刻施与强大的影响。所有这些在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价值观一旦形成,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3. 请你举3个例子说明文化对于汉语的影响。
【答案】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
在我国个别地区的亲属称谓中,只有男性称谓,没有女性称谓,爸爸是爸, 妈妈也是爸,分别男女的办法只是在前面加“大”或“细”,爸爸是大爸,妈妈是细爸。哥哥叫哥哥,姐姐也叫哥哥,弟弟称老弟,妹妹也称老弟。叔叔是细爷,阿姨也是细爷。这种女性称谓用男性代替的例子,除湖南岳阳临湘一带,其他地方也存在。这可能是古代父系社会的残余影响。
云南丽江地区宁蒗县永宁乡的纳西族方言的亲属称谓反映了这个地区纳西族的家庭结构和婚姻制度。他们实行一种称作阿注婚姻的对偶婚姻制。其特点是男女相识,彼此有意,互赠礼品就结成阿注关系。与这种婚姻制度相适应的有一些奇特的称谓。母亲的阿注、自己的生父和舅舅用一个词表示,母亲和母亲的直系、旁系的姐妹也只用一个词表示,同样,自己的几子和兄弟的所有儿子在称谓上没有区别。这种称谓方法反映永宁纳西族母系社会的性质。
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法与崇尚对称和谐的文化心理也大量反映在汉语词语中。汉语中有许多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立的词构成的成语,如:山高水长,同床异梦,水深火热,小题大作,男盗女娼,花天酒地,因祸得福,眼高手低,无中生有,得不偿失,公而忘私,新陈代谢,悲喜交集,赏罚分明,权衡利弊,明辨是非,无足轻重,人心向背,自相矛盾等。
一、简答题
1. 你同意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吗?为什么?
【答案】(1)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和沃尔夫认为语言不仅反映文化的形态,而且语言结构部分地或全部地决定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这种观点由于未经验证,所以称为假说。通常人们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2)不同意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①从那些语言素材难以下结论说,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对世界观察不同。
②很难下结论说,语言使用造成观察上的不同。
③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学者们对于不同文化中的亲属称谓、颜色名称、数词、疾病名称、称呼方式等进行调查研究,企图验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但都无法证实。他们的共同看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语言主要是反映而不是创造价值观念方面的社会文化准则;世界上的语言拥有许多结构上的共同成分,其数量超过人们目前所认识到的;语言与社会行为是平等的成分,不能确定何者为主。
④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既违反唯物史观,又不符合现实社会生活。
2. 文化具有哪些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答案】(1)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人类和动物区别的主要标志,它是社会遗产,而不是生理的遗传; ②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③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的;
④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⑤文化是动态的,文化的形态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
(2)意义
认识文化所具备的这些特性,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文化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并以此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工作。
3. 你认为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有什么利弊?
【答案】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的利弊有:
(1)利:每个人都隶属于若干群体,而且,没有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