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非语言交际的各种手段中,你认为哪一种最容易引起误解?
【答案】(1)在非语言交际的各种手段中,我认为手势最容易引起误解。
(2)各民族都用手势表达意义,但同一手势在不同文化中可以表示并不相同的意义
例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在我国文化中是杀头的意思,但是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可以表示吃饱了的意思。即使在同一民族中,由于地区习俗的不同,同一手势也可能会具有不同意义,例如,在广东,主人给客人斟酒时,客人为了表现感谢,用食指和中指轻扣桌面,而在北方同一动作却表示不耐烦的情绪。
(3)有些手势是某一文化所特有的
例如,英美人所用的一些手势我们并不使用。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向上伸出拇指,这是向过往的汽车司机表示,希望能搭他们的车。英语thumb a ride表达的即是这个意思。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表示希望事情能办成功。把两只手摊开、耸耸肩膀,表示“我不知道”,或“没有办法”。把手兜起来,放在耳后,表示听不见或听不清楚。把手伸出来,微微展开手指,表示等一等,别着急等等。招呼人走过来时,我们伸出手臂,手掌向下,手指上下移动;而美国人则是伸出手臂,手掌向上,手指前后移动。我们招呼人过来的手势类似美国人叫人走开的手势。
2. 在你的日常活动中哪些是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
【答案】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日常活动中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有:
(1)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
(2)我们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
(3)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等等。
3. 在和其他国家的人士接触的过程中,你感到最难适应的是什么?
【答案】在中国教师中曾经进行的调査显示,他们在美国学习或进修过1~2年。他们在文化方面感到最难适应的与英美教师完全不同:
(1)身体接触(包括拥抱、接吻、拍打等)。
(2)与美国人谈话„
(3)衣着。
(4)在社交场合如何处理尴尬的场面,
(5)交朋友等。
由此可见,对于异文化不适应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只是人们不适应的方面有所不同而已。
一、简答题
1. 许烺光认为,美国社会以横的夫妻关系为主轴,中国社会以纵的父子关系为主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案】(1)不同意,中国社会正处于从父子关系为主轴向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变化之中。
(2)原因: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在古代社会,土地是唯一的生产资料,由于中国古代实行宗法制。因此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在男性家长手中。在家庭中,妻子依赖丈夫,子女依赖父亲。同时,男性嫡子往往是家庭财产继承人,父子关系成为维系家族稳定的关键。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土地不再是唯一的生产资料,就业机会增加,财富积累速度大大加快,女性也成为家庭财富的创造者,经济独立,家庭地位大大提高,男女关系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关系。由此也导致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模式的改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正处于两种社会关系模式的过渡地带。
2. 价值观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变化?试举例说明。
【答案】价值观虽然相对稳定. 但却不是完全不能改变的。实际上,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也会随之变化。代与代之间的观念上的差异往往反映年轻的一代在价值观方面己经发生了变化。
心理学家对此做过许多研究,例如心理学家杨国枢曾以Morris 所编的“生活方式问卷”在1964~1965年间对于1389名台湾大学生进行施测,发现他们最喜欢的第一种生活方式是“保存人类最好的成就”。
1984年,杨国枢与黄丽莉以同样的测量工具对969名台湾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他们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他们喜爱的程度排列如下:
(1)轮流体会欢乐与孤独;
(2)将行动、享乐及沉思加以统合;
(3)在无忧而卫生的享受中生活。
而“保存人类最好的成就”却成为台湾大学生喜好程度较低的一种生活方式。由此,杨国枢与黄丽萍得出结论:“现代化的社会变迁足以改变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念。”
3. 你认为哪几个定义对于你了解文化的内涵有帮助?
【答案】(1)文化的各种定义
①《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文化”是这样解释的:a.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