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836经济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1)该城市能够接受企业服务的规模和范围;
(2)服务区的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
(3)总体消费能力和消费量的分配状况;
(4)不同服务行业的总体消费潜力;
(5)其他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
(6)竞争程度,等等。在确定了具体的城市,进一步选择城市内部某一个区域时,企业经营者要分析以下几个因素:
(1)服务区和具体服务设施对顾客的吸引力;
(2)竞争企业的量与质;
(3)到达该服务设施的交通通达性;
(4)该区域的居民特性和风俗习惯;
(5)该区域的空间扩展方向;
(6)该区域的基本概况,等等。
在选择具体地点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经过该地点的交通状况和交通发展潜力;
(2)相邻企业的基本情况;
(3)停车场的充足性;
(4)在该地点布局的综合费用,等等。
2. 弗里德曼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答案】(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这个阶段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区域性的经济中心产生,整个区域的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这个阶段区域出现新的经济中心,形成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一外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趋于
复杂化和有序化。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这个阶段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区域内各地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紧密和广泛。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3. 试比较城市区域管制模式的特点。
【答案】城市区域的管制模式有集中管制、分散管制和多中心管制等类型。
(1)集中管制
集中管制模式是中心城区或者中心城市主导城市区域的内部关系协调。其缺陷是管理机构臃肿,管理效率低,内部缺乏竞争活力。
(2)分散管制
分散管制模式是在城市区域内各城市、地区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竞争。其缺陷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各自为政,无序竞争。多中心管制模式是承认各个城市或地区的独立性,同时,又重视发挥中心城区或者城市的协调作用。
4. 简述区位因子的演变。
【答案】在各种类型的因子中,不同学者的关注点有所区别。其演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韦伯为代表的一派学者,以成本最低作为区位选择的基本目标,因而重点关注成本因子。韦伯将其归纳为运费、劳动力和集聚、分散因子,其后的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成本因子可再分为运费因子和非运费因子,运费因子是以运输为主、随距离的变化而有规律变化的因子,为区位理论成本研究的基础。而非运费因子,包括诸于劳动力、动力、水、税金和资本的利息等与投入相关的各种因子以及能够产生集聚和分散经济的各种因子; 这些因子一般相对比较固定,不表现出随距离规律性的变化。例如,集聚和分散因子只与经济活动的规模等有关。
(2)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最大化区位学派从需求因子出发,重视经济因子中的收入因子。他认为,正确的区位是纯利润最大的地点。因此,研究时不仅包括成本因子也包括收入因子。只有收入和成本的差最大的区位才是最大利益的区位。进而,收入大小与区位主体可能占有的市场地域大小、商品的市场价格、地域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有关。
(3)现代区位选择主要表现为接近消费地,因此,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各大城市成为区位选择的最佳候选地域。
5. 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1)区域经济差异的含义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之间利益格局变化的指示器。通过区域经济差异,各区域可以发现自身利益的相对变化情况,进而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决策和行为,维护和增大自己的利益。
(2)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诱导和强化作用,成为区域经济主体调整自己经济行为的参照系或指示器。因此,它的存在和变化就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正负双重影响。
①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增强了各个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
a. 对于欠发达区域
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差异,一方面为他们展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或参照系; 另一方面,也增大了他们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压力。
b. 对于发达区域
面对其他区域的发展竞争,不得不主动采取新的发展策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结果,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趋于活跃,全国的经济发展也因此而充满活力。
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客观上加剧了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竞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
竞争和利己成为各区域的基本行为准则,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增多,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协调,从而引起国民经济发展波动,不利于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③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将引起资源和要素在高投资收益和机会的诱导下,从欠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
这样,必然减弱前者的发展能力,其经济发展的绝对或相对萎缩又通过产品供给、市场需求的不足而对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制约。这无论对发达区域,还是对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将是不利的。
(3)区域经济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①区域经济差异的长期存在和扩大,会引起区域之间人们在心理上的对立
发达区域的人会因经济收入高而看不起欠发达区域的人,而欠发达区域的人则会认为受到了发达区域的“剥削”,而发达区域是沾了国家政策的光。因而,有可能引起区域之间部分人的对立情绪。
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增强了各区域的利益保护意识在处理本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经济纠纷、环境污染、区域合作等方面的问题时,容易失去解决问题的公正立场,侵犯其他区域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保护本地区的利益。
③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使各区域都倾向于增大和保护本区域的利益,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不愿无偿承担更多的责任,削弱了区域之间、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向心力,地方的独立性增强。所有这些影响如果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党派斗争等交织在一起,就很容易使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国家的分裂。
6. 经济活动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有何关系?
【答案】经济活动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比世界经济一体化包含的意义和范围更加宽广,内容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