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723经济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增长极
【答案】增长极就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增长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②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③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2. 外部规模经济
【答案】外部规模经济是指若干工厂、企业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集聚与联系,使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产生经济效益。
3. 报酬递增
【答案】报酬递增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以一种企业组织(制针工场)为例说明了报酬递增产生的过程,并提出“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斯密定理)。报酬递增理论的发展,对现实的经济运行特征给予了更为科学的分析和解答。其中很多观点被应用到新经济地理学之中,成为解释区域差异和产业集聚的手段。
4. 组织链
【答案】组织链是组织关系系统。跨国投资建立的机构,是跨国公司组织的一部分。在管理上,它与公司内其他机构有着一定联系,尤其是与公司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以及相关的生产机构的联系更为密切。这种联系,决定其在跨国公司网络中的地位。
5. 溢出效应
【答案】溢出效应是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负值,结果有利于增长极的发展:反之,则结果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
6. 极核式空间结构
【答案】极核式空间结构是指区域中个别地点因为某种发展机遇而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增长极,然后通过极化作用,不断吸取周围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导致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存在着上述明显极核的区域空间结构。
7. 结构主义分析
【答案】结构主义分析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二、问答题
8. 试述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理论框架。
【答案】(1)跨国投资的联系系统:
①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相关系统);
②所有权关系系统;
③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2)区域等级关系
①克里斯塔勒的区域之间的等级关系;
②马西的区域等级关系,尤其是通过势力关系(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如:老工业区对新工业区的控制);
③用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三维坐标系来界定的区域等级关系。
(3)跨国公司一区域综合联系
跨国公司处于企业关联系统和区域系统可通过与跨国公司的联系,介入国际或全球生产系统; 跨国公司通过投资企业与当地区域系统的联系,影响区域生产活动,最终达到获取最大效益的目的。
9. 试述产品周期理论、折中理论的基本内涵。
【答案】(1)产品周期论的基本内涵
由弗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弗农将产品的发展分为二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
①新产品阶段
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的都市中心。
②成熟产品阶段,
长期生产成为可能。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
③标准化产品阶段
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
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折中理论的基本内涵
英国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按照邓宁的观点,这三种优势对于解释跨国投资均具有重要意义。
①企业的所有权优势
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企业来说,跨国投资企业应该拥有服务特定市场的净所有权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为拥有无形资产、协调或减低风险优势。
②内部化优势
假若己经满足所有权优势条件,那么拥有以上优势的企业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 比起把它们出售或租借给外国企业来说,自己利用这些优势更加有利。
b. 这些利益可通过现有的价值链或者建立新的生产经营机构实现。这种通过公司内部交易而获取的优势,被称为内部化优势。
③区位优势假若已经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那么拥有这两项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利益考虑,将这些优势的利用与国外生产要素投入相结合,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要素优势。
10.试述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案】能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中,一般都将能源和交通作为改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的重点来加以建设。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在区位选择中必然需要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因此,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由于能源在各地的分布以及蕴藏条件差异很大,其生产成本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不仅带来了能源供应价格的地域差异,还进一步造成了大耗能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利用能源的种类、数量以及形态开始影响到企业形象以及公众对相关经济活动的接纳程度。大量消耗能源的企业在许多地方不受欢迎,使得该类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余地越来越小。
11.产业集群有哪些类型?
【答案】关于产业集群类型划分,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有美国学者马库森的分类和韩国学者朴杉沃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马歇尔式产业集群
马歇尔式产业集群的特点是,由小企业为主构成,不存在主导企业。这些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供给或需求联系。企业之间的分工主要表现为柔性生产系统、转包活动、股权转让等。企业的衍生和发展主要植根于当地,与当地社区相融合。
(2)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
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的特点是:区内有中心企业,它控制着地方经济,有较强的地方和非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