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投资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题

1. 在险价值

【答案】在险价值又称风险价值,是指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给定一定的置信水平

融资产或证券组合 在未来的T 天内,预期的最大损失金额。

VaR 是一个总结性的风险度量值,其刻画了资产组合价值下降的风险及其潜在的损失,当计算VaR 时,首先要确定两个重要参数和T 。不同的投资主体可以根据其需要选取不同的值D 例如,巴塞尔委员会的内部模型选择

时间间隔为10天. 置信水平为99%。《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持有的最小资本等于VaR 乘以一个安全因子K (

置信水平为95%。

度量VaR 的关键在于描述资产组合在考察期间收益的概率分布。三种主流的方法为:协方差矩阵法、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

3.0)。而J. P.摩根银行选择时间间隔为1天,一项金

二、选择题

2. 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最优风险证券组合T 就( )市场组合M 。

A. 不重合

B. 小于

C. 等于

D. 大于

【答案】C

【解析】所有投资者拥有同一个证券组合可行域和有效边界;每个投资者按照各自的偏好购买各种证券,其最终结果是每个投资者手中持有的全部风险证券所形成的风险证券组合在结构上恰好与切点证券组合T 相同。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最优风险证券组合T 就是市场组合M 。

3. 对于( )而言,其无差异曲线为垂线。

A. 风险极度厌恶者

B. 风险极度爱好者

C. 理性投资者

D. 风险中立者

【答案】A

【解析】风险极度厌恶者只关心风险,风险越小越好,对期望收益率毫不在意,因此其无差异曲线为垂线。

4. 下列指数中,可用来评价证券组合优劣的有( )。 A. 系数

B. 詹森指数

C. 夏普指数

D.MA

【答案】BC

【解析】可用于评估证券组合优劣的指数有詹森指数、特雷诺指数和夏普指数。

5. 假设表示两种证券的相关系数。那么,正确的结论是( )。 A. 表明两种证券间存在完全的同向联动关系 B. 的取值为负表明两种证券的收益有反向变动的倾向 C. 的取值总是供过于求4和1之间 D. 的取值为正表明两种证券的收益有同向变动倾向

【答案】ABCD

【解析】相关系数p 的数值有一定范围,即即

表明两种证券间存在完全的同向联动关系。当时,表示两指标变量完全线性相关,

表明两种证券间存在完全的同向联动关系。的取值为负表明两种证券的收益有反向变动的倾向。的取值为正表明两种证券的收益有同向变动倾向。当

时,表示两指标变量不存在线性相关。

三、计算题

6. 以下为市场组合和两个假设基金的投资回报及风险情况:

请分别计算Sharpe 测度、Jensen 测度. 、Treynor 测度,将包括市场指数在内的三种基的业绩

进行排序。

【答案】(1)计算市场组合和两个基金的Shaip 指数如下:

较好的Sharp 指数表示较好的绩效,所以B 基金的业绩最好,市场组合其次,基金A 最差。 (2)计算市场组合和两个基金的Jensen 指数如下:

可见,基金B 的业绩优于于市场组合业绩,基金A 的业绩低于市场组合业绩。

(3)计算市场组合和两个基金的Treynor 指数如下:

基金B 的业绩最好,市场组合的业绩其次,基金A 的业绩最差。

7. 什么是一般最优消费投资决策问题的包络条件? 请解释它的经济含义。

【答案】最优消费/投资策略必须满足的包络条件是:

它的经济学含义就是:在消费者均衡时,当期消费的边际效用就等于财富(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当期消费与投资比例的选择既影响生活质量

边际效用。根据上式容易知道,因为 所以有也影响投资预算基金的数量,当前每增因此J 是财富的严格凹函数。 加一单位的消费就减少可投资的财富,因而获得最优的标准条件就是消费的边际效用等于财富的

四、简答题

8. 什么是对财富的时间偏好性?

【答案】财富的时间偏好性,即正常情况下存在把部分当期消费延迟到将来消费的倾向。在另一种情况下,财富的时间偏好性表现为有的人通过按揭等金融手段把将来可能的消费转移到当期消费,但是从整个社会资源的平衡 来讲,这种超前消费仍然需要有延迟消费的支持才可以实现,所以体现在社会经济整体层面上,可以理解为延迟消费的另一种形式。

9. 什么是期望理论? 什么是风险选择的两因素理论? 请举例解释

【答案】(1)期望理论指出:人们决策的依据是建立在他们的期望之上的,而期望是人们对决策可能带来各种后果的价值函数的加权平均值。价值函数并不是一条平滑的曲线,而是一条折线,其转折点称为参考点。当财富水平高于参考点时,价值函数向下凹;当财富水平低于参考点时,价值函数向上凹。但是,参考点的决定具有主观性。所以,人们对价值的评估具有不确定性。

(2)风险选择的两因素理论主要是用来分析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目标和选择之间的关系。第一个因素是关于目标与安全性和潜力性之间的关系。风险厌恶的人们的行为目标首先是安全性,而具有一定风险偏好追求的人们则更关注于潜力性,现实生活中两种情况都普遍存在。第二个因素是关于目标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关系。期望水平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尽管大多数人都期望变得更富有,但是关于富有的概念和定义确实是因人而异的。与期望理论相比,期望水平与参考点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