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就为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者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综合性人才,于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出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随之新课程改革在我国许多省市地区掀起了高潮。那么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学生评价体系便成了广大教育者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旧的评价体系重视结果,以纸笔测验为主,培养出大多数高分低能的人才,好的评价方式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过程中完善学生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表现性评价作为这种新型的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它的实施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表现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实施,费时费力且信度和效度都较低,之前的研究者主要在小学或初中实施,在高中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甚少,但又很值得广大教育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从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分析研究,为中学化学教师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实施方案。
本文的第一部分为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阐明了该研究符合时代的要求,以及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说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为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概述,主要包括化学教学特点及组成要素,以及表现性评价的定义、特点、理论依据;第四部分主要从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步骤、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实施表现性评价;第五部分为本研究的实验部分,实验时间为一学期,实验对象为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2014级四个班,以必修一为实验材料,采用了实验法、比较法、观察法等方法,利用前后测成绩、调查问卷、访谈等手段了解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