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中国考古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四坝文化
【答案】四坝文化是指甘肃山丹县的四坝滩遗址文化,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距今约3800年~3500 年,相当于夏代中后期到商代前期这一时段。后玉门火烧沟遗址的发现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四坝文化有可能是从 马家窑文化的马厂类型演变而来,后又受到齐家文化的巨大影响。其居民过着亦农亦牧,而以牧业为主的生活。 青铜制作在齐家文化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基本上仍停留在生产武器、工具和小件饰物的低级阶段。墓葬 情况显示,已存在贫富分化和人殉现象,并出土过权杖首、玉斧一类标志权力的仪礼器物,表明已处于原始社会 的末期。
2. 甲骨文
【答案】甲骨文是契刻于龟腹甲、龟背甲和牛肩胛骨的文字,合称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它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3. 微痕分析
【答案】微痕分析是通过模拟实验来对史前工具和古人类行为进行解析和提取的一项技术。最初由前苏联的西蒙若夫在20世纪50年代开创,并于70~80年代在欧美发展成熟。微痕分析通过模拟实验来观察和了解不同微痕的特点和成因,建立石器功能与破损的对应数据信息系统,并将考古标本在显微镜下呈现的微痕做成像记录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解析史前工具被使用的方式和作用的对象,提取古人类活动与行为方面的珍贵信息。
4. 蒙特留斯
【答案】蒙特留斯是瑞典考古学家,史前时代文化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他提倡类型学方法,研究重点是史前文化的分期与年代,尤专注西欧、北欧地区的青铜文化。主要著作有《青铜时代年代问题》(1885)、《异教时代的瑞典文明》(1888)、《使用金属器以来的意大利原始文化》(1895~1910)、《东方与欧洲上古文化诸时期》(1903~1923, 第一卷的中译本名为《先史考古学方法论》)、《英国青铜时代年代学》(1908)、《史前希腊》(1924)等。他奔波各地博物馆和大学的演讲,对考古工作的普及也有很大贡献。
5. 低温釉陶
【答案】低温釉陶是北魏兴盛的一种瓷器,所用技术是汉代釉陶技术的继续。形制有高足盘、
莲花缸、鸡首壶、扁壶、碗、杯、瓶、盒、灯等。釉彩有绿、黄、褐色,还有些器物三彩并用。低温釉陶一般作为随葬品。
6. 梓宫和便房
【答案】梓宫和便房都是汉代高等级贵族的主要葬具。①梓宫:由于天子之棺用梓木制成,故称之。其他达官显贵也有用梓木为棺者,但只能称为梓宫;②便房位于梓宫之前,象征皇帝生前飨宴的场所。帝王的木椁称为黄肠题凑,是指用柏木坊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是因为所用的柏木色淡黄而得名。题凑则是因坊木头皆向内而得名。除帝王之外一些大臣会被赐予“梓宫、便房、黄肠题凑”
7. 李济
【答案】李济(1896~1979), 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他从1924年开始从事田野考古,为中国最早独立进行田野考古的学者。1929年,李济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后被选为第一届院士,主持和组织了一些重要遗址的发掘,注意培养田野考古人才,使安阳殷墟等发掘方法科学化。1949年,他主办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其考古学著作有《殷墟器物甲编:陶器》、《李济考古学论文集》、《中国文明的起源》、《安阳》等。
8. 铜石并用时代
【答案】铜石并用时代是指介于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过渡期。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这个理论。红铜的使用是铜石并用时代开始的标志。世界各地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时间是不同的。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上限可以到仰韶文化时期,下限到龙山文化时代。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金属工具以红铜为主,兼有少量黄铜、青铜。
二、简答题
9. 简述汉代的玉衣之制。
【答案】(1)含义
玉衣发现于梁汉时期,是专为皇室贵族、诸侯王制作的葬玉,用若干带孔的小玉片按人体外形编缀而成,外观似真人,以金丝编缀者为金缕玉衣,又有银缕、铜缕和丝缕玉衣,以金缕者最为尊贵。
(2)玉衣制度
①形成:玉衣制度最早形成于西汉前期的楚国,汉初的出国出土的玉衣所用的玉料和制作工艺都较以后别的诸侯国要好,如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玉衣中玉质最为上乘的。
②完善:东汉建立以后,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了礼制的完备,玉衣的使用制度也进一步严格起来,朝廷明确规定,金缕玉衣为皇帝专用丧服,诸侯王使用银缕玉衣,列侯以及诸侯王家族成员使用的是铜缕玉衣。
③破坏:到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礼制再一次遭到破坏,玉衣的使用出现了僭越的现象,这些玉衣的制作工艺粗劣,使玉衣的制作和使用制度遭到了毁灭性的的打击。
④消失:曹魏建立以后,大一统的局面被彻底打破,玉衣制度也随之消亡。
(3)代表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异穴合葬墓,首次发现了完整的成套玉衣。广州南越王墓首次发现丝缕玉衣。
10.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断代主要方法并比较异同。
【答案】(1)年代划分
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从研究的年代范围上划分,考古学可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大分支。也有人主张在两者之间加入原史考古学而成为三大分支,但从实际意义来说,原史考古学的重要性不如前两者。
(2)研究范围
史前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未有文字之前的人类历史,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则限于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两者的界线在于文字的发明。世界各地,文字的发明有早有晚,所以各地区史前考古学的年代下限和历史考古学的年代上限各有不同。
(3)研究对象
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都以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这是它们之间的共同性。但由于历史考古学必须参证文献记载,而史前考古学则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可供依据,所以两者的研究任务也有所不同。史前考古学承担了究明史前时代人类历史的全部责任,而历史考古学则可以与历史学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共同究明历史时代人类社会的历史。
(4)研究方法
由于史前考古学主要是研究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有时也包括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历史考古学主要是研究青铜时代尤其是铁器时代,两者所研究的遗迹和遗物在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它们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
①从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说,史前考古学要充分与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相结合,历史考古学则必须与历史学相配合,同时还要依靠古文字学、铭刻学、古钱学和古建筑学等分支。
②从断定绝对年代的手段来说,史前考古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技术,而历史考古学则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
11.我国博物馆分类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答案】根据博物馆的定义和范围,根据我国博物馆的主要性质,我国博物馆的类型可划分四大类,即:社会历史类、自然科学类、文化艺术类和综合类。
(1)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以研究和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等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