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税收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目前税种中属于地方收入的是( )
A. 増值税
B. 房产税
C. 关税
D. 消费税
【答案】B
【解析】A 项, 增值税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CD 两项, 关税和消费税属于中央税。
2. 在税务行政诉讼的受理中, 人民法院在接到原告的起诉状后, 应按条件加以审查, 并在( )内作出立案或不予受理的裁定。
A.7日
B.15日
C.30日
D.10日
【答案】A
【解析】税务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包括提起、受理、审理与判决。对于税务行政诉讼的受理, 人民法院在接到原告的起诉状后, 应该按条件审查, 并在7日内作出立案或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3. 衡量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指标是( )。
A. 增值税税负率
B.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C. 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
D. 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答案】D
【解析】宏观税负衡量指标通常包括: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微观税负衡量指标通常包括企业综合税负率、企业流转税负担率、企业所得税负担率、个人税收负担率。
4. 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标准是( )。
A. 税收负担是否转嫁
B. 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C. 课税对象的性质
D. 课税主体
【答案】A
【解析】B 项, 根据税收和价格的组成关系, 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C 项, 税收以征税对象为标准划分为商品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税收以各级政府征税和受益的权限为标准划分的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地方共享税。
5. 关于税收分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资源税类对从事资源开发或者使用城镇土地者征收
B. 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都属于行为税类
C. 财产税类包括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
D. 所得税类按照生产、经营者取得的利润或个人取得的收入征收
【答案】B
【解析】B 项, 城镇土地使用税属于资源税类, 车船使用税属于行为税类。
6. 下列处罚不属于税务行政处罚的是( )。
A. 收缴发票
B. 罚款
C. 停止出口退税权
D. 拘役
【答案】D
【解析】税务行政处罚的处罚手段包括财产罚(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和行为罚(停止出口
;税务刑事处罚有五种主刑(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退税权、提请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等)
拘役和管制)和三种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因此, ABC 三项属于税务行政处罚。D 项属于税务刑事处罚。
7. 如果税收制度允许税前扣除, 那么名义税率就会( )实际税率。
A. 低于
B. 高于
C. 等于
D. 无关于
【答案】B
【解析】名义税率是指由于税法规定的税率, 因税率制度、计税依据、减免税、加成加倍征税等原因造成纳税人的实际税率和税法规定的税率不相等的税率。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的差异有两种:①名义税率高于实际税率。如果税收制度允许税前扣除, 那么名义税率就会高于实际税率。②名义税率低于实际税率。如果实行累进税制,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 名义税率低于实际税率。
8. 下列关于税负转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前转是指纳税人通过压低生产要素的进价从而将应缴纳的税款转嫁给生产要素的销售或生产者负担的形式
B. 后转是指纳税人在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形式
C. 前转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市场供求条件下不允许纳税人提高商品价格所致
D. 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某些资本品的交易中
【答案】D
【解析】AC 两项, 前转是指纳税人在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
B 项, 后转是指纳税人通过压担的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形式;
D 项, 税收资低生产要素的进价从而将应缴纳的税款转嫁给生产要素的销售或生产者负担的形式;
本化, 即生产要素购买者以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式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 从所购要素的资本价值中预先扣除, 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一些资本品的交易中。
9. 税收公平原则是税收在( )过程中应依据的准则。
A. 收入初次分配
B. 资源配置
C. 收入再分配
D. 征收管理
【答案】C
【解析】税收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也是再分配的重要手段。税收的公平原则是就收入分配而言, 也就是税收对收入再分配应依据公平准则。
10.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 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 应当在( ), 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管理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A. 办理注销之日起10曰内
B. 办理注销之日起15曰内
C. 办理注销之日起30曰内
D. 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
【答案】D
【解析】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 依法终止纳税人义务的, 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 持有关证件和资料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按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 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 持有关证件和资料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