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705政治学原理(含30%国际政治学)之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外交

【答案】外交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的总称,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是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狭义界定指的是“纯外交”,即外交是不使用暴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谋求相互的沟通与影响,并且通过讨价还价——不论是非正式的还是正式的——解决问题与争端。在一般的情况下,只有当外交行动失败,有关的方面才会使用暴力,而到了这个阶段,已不能称之为外交过程了。广义的界定则扩大了外交的涵义,这种界定认为,在外交过程中以一种非常有限和有选择的方式运用暴力,也是一种外交——暴力外交。这种外交既有外交的形式,又有暴力的手段,在形式上表现为两者的混合。

2. 定量研究法

【答案】定量研究是指与定性研究相对的概念,也称量化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进行国际关系研究,人们不但需要论及对象的质的规定性,而且需要论及对象的量的规定性。在国际关系研究中进行定量分析,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测量、描述、分析和推论。

3. 诠释法

【答案】诠释法是指一种理解与解释文本的途径,在国际关系研究中针对的是事实的不可观察的方面,功能是说明事实的社会(历史)意义。这种意义主要指事实中蕴含的主观因素,包括:事实发生的社会环境与历史背景,事实中体现的行为体的意图与观念,这种意图与观念对国际关系的建构,文本作者所处环境和自身观念对其诠释的影响等。

4. 对内主权

【答案】对内主权是指根布丹的古典界定,即主权是最终和最高的政治权威,它是一种发布公共法则以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的权力。这些法则的运作,是决定性的。按照传统的解释,这种主权是一种绝对的权力,说得确切些,即主权者享有完全的和不受限制的行动自由,不会受到任何政治上和制度上的约束。国家享有主权,就意味着国家垄断着有组织的强制性力量,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社会的公共行为。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绝对的主权者不受任何道德考虑的约束,即主权者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是不公正的。

5. 可持续发展

【答案】可持续的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以说有两个基本点:①人类要继续发展; ②人类的发展必须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要给后代人留下可供其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换言之,就是要给后代人留下一个安全的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它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态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持续发展,就是要把生态、经济与社会统一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6. 暴力外交

【答案】暴力外交是指在外交过程中以一种非常有限和有选择的方式运用暴力的一种外交。这种外交既有外交的形式,又有暴力的手段,在形式上表现为两者的混合。例如,当一方向另一方威胁,“如果不合作我们就采取军事行动,直到你回到谈判桌为止,所构成的就是这样一种外交模式。

7. 全球治理

【答案】全球治理理论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而提出的旨在对全球政治事务进行共同管理的理论。该理论最初由社会党国际前主席、国际发展委员会主席勃兰特于1990年在德国提出。强调的不是权力和中央权威,而是力图通过某种全球规范和影响的网络来管理全球性事务。基本特征包括:①全球治理的实质是以全球治理机制为基础,而不是以正式的政府权威为基础; ②全球治理存在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行为体和运动构成的复杂结构,强调行为者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③全球治理的方式是参与、谈判和协调,强调程序的基本原则与实质的基本原则同等重要; ④全球治理与全球秩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全球秩序包含那些世界政治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常规化安排,其中一些安排是基础性的,而另一些则是程序化的。

8. 英国学派

【答案】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是一种不同于美国主流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它有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野,其本体论的多元主义是与方法论多元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学派的独特要素就是它方法论的多元主义、它的历史主义以友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和世界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观点是有关国际体系的综合性观点。多年来,英国学派一直强调有关国际政治研究的三个竞争的传统,即霍布斯主义或现实主义传统,康德主义或世界主义传统,以及格劳秀斯主义或国际主义传统。英国学派的国际体系观正是基于这三个传统的比较而形成的。

9. 国际社会

【答案】国际社会指各个人类政治共同体或国家及其成员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或指因共同的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共同体。国际社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社会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人类社会产生后并没有立即形成国际社会。在古代和中世纪,世界各个不同的地区曾经出现过一定范围内的“国际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是在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后,随着国际体系的形成才最终完成的。

10.民族独立

【答案】民族独立就是一个民族不受其他民族的压迫,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他国侵略。

二、简答题

11.简要论述权力的属性?

【答案】既然权力是一个包含了影响力、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武力或暴力的概念和现象,那么,权力就具有下列属性:

(1)权力的相对性

权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表现在:

①权力在投入使用时,总是根据其所施用的对象来进行界定,即大国相对于小国、强国相对于弱国;

②权力虽可以进行物化和计量,但是权利构成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可比性是相对的;

③“乒无常势,水无常形”,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地位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

(2)权力的两重性

在国际政治中,权力的两重性主要表现为权力既是一种国家追求的目的,又是一种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这是一个在国际政治学理论中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国家对外政策的目的主要是要实现国家利益,权力不过是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当然这也就决定了增强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地位,是国家利益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两者是辩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3)权力的强制性

权力关系是一种国家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就在于权力本身所具有的一定强制性。权力的强制性并不等于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而包括影响力在内的各种非暴力手段和方式。在正常的权力关系中,权力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如果不按照一定的国际规则行事,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惩罚可能是多个方面、多种形式的。国际权力关系中的强制性,必须以尊重一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为前提。过分强调权力的强制性,就会走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错误道路。

(4)权力的利益性

权力的利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权利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即在国际政治中,权力的运用是与国家利益与国家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②国家在国际政治中为实现自身特定的利益而自觉运用权力来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的行为。 ③我们反对西方强权政治理论中“权力限定利益”的观点,反对将追求权力作为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最主要目标的说法; 同时,我们也认为,权力与利益之间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有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