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738文化传播与媒介实务之新闻采访教程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新经验
【答案】新经验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碰到新的矛盾,不断探索解决新矛盾的途径、解决新矛盾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实践的总结。经验是人类的创造,实践的总结。经验作为精神财富,一旦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所掌握,便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前进。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任务,传播新经验应该是记者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
2. 闭合式提问
【答案】闭合式提问即向采访对象提出封闭性问题。闭合式提问的答案有唯一性,范围较小,有限制等特点,提问时,给对方一个框架,让对方在可选的几个答案中进行选择。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回答者按照指定的思路去回答问题,而不至于跑题。因此,有人也称之为限制性提问。封闭性问题是与开放性问题相对的两种问题形式。所谓开放性问题,其限定面较宽,给对象作答以一定的伸缩余地和灵活性。封闭性问题一般较尖锐、紧凑,适用于深挖某些问题,获取具体材料,以及纠正某些事实和看法,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访问气氛。开放性问题一般较缓和、自然,适用于创造和谐的气氛和获取概括性的材料,但容易使谈话松散、空泛。提问时,只有把这两类间题妥善地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 采访路线
【答案】新闻采访路线,是我国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我国记者应遵循的采访路线包括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两方面:①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就是要求新闻采访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认识和把握事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贯彻,是我国记者及其采访活动坚持党性原则的要求,也是记者及其所从事的新闻采访活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②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各级党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工作路线。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新闻工作的任务,确定了我国记者采访活动的工作路线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各级党委,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这是我国记者区别于西方记者的一个根本标志,也是搞好新闻采访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
4. 座谈会
【答案】座谈会是指记者通过座谈的方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就同一话题,向多个对象进行采访的一种新闻采访方法,又称“开调查会”。开座谈会的意图一般有两种:①报道座谈会,
因为座谈会本身就构成新闻; ②不报道座谈会本身,它卞要是围绕着某些己经发生过的事件,请当事人、目击者、知情者以及一些专家、学者进行座谈,以此来了解情况、搜集材料,弄清事实的真相。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5. 新闻敏感
【答案】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即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新闻工作者能不能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其直接着力点靠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
新闻敏感来自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来自对形势、政策和报道思想的透彻了解,来自对情况、资料的积累和研究。在新闻采访的实践中,新闻敏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能“一触即发”,迅速抓住新闻事实; ②能“慧眼识珠”,准确鉴别事实的新闻价值所在及其大小; ③能“见微知著”,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④能“落叶知秋”,对某些重大新闻事实的出现作出科学的预见。
6. 直面采访
【答案】直面采访是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又称面对面采访。其特点是,记者通过口头提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况,搜集新闻素材。在采访方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采访方式,也是现在用得最多的一种采访方式。记者运用这种采访方式,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①直接面对个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即个别访问; ②直接面对群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如召集三五个人开座谈会、调查会等。这两种类型,又以个别访问进行得最多最为频繁。
7. 政治方向
【答案】政治方向,即在新闻宣传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离开这两个基本点,我们的新闻宣传就无正确的政治方向可言。要做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还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8. 客观报道
【答案】客观报道是一种形成于19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方式,要求在写作中尊重客观实际,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来如实反映真相。也指新闻写作寓褒贬于叙述事实之中,用客观的形式表达意见。我国新闻研究界经常用恩格斯的话解释这一报道方式,即“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
二、简答题
9. 记者为什么要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
【答案】记者的理论修养,是指记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即马克思主义水平。记者作为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要提高理论修养,主要基于这样几个原因:
(1)历史的经验教训,因为理论水平不高,不仅会导致报道的思想水平不高,而且会导致在理论上犯错误,分不清真假马克思主义,在报道中出现混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情况。
(2)宣传中常常出现片面性的问题,和理论水平不高、思想方法片面有关。
(3)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都需要在理论上给以说明。
(4)读者的思想水平越来越高,识别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对报道中有一丁点北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很快就能识别出来。所有这些,都要求记者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5)记者的理论修养和报道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理论水平的高低和报道思想水平的高低是成正比的。两个记者同时去采访,一个记者的理论水平高,看问题深刻,一个记者的理论水平低,看问题肤浅。结果写出来的报道大不一样:一个既有思想高度,又有思想深度,能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 另一个既无思想高度,又无思想深度,就事论事,平淡无奇。
10.简述记者应进行积累的资料类型。
【答案】对于记者而言,资料积累是越多越好,只有在对资料的不断积累过程中,记者才能“扩大再生产”,从一个“穷记者”向“富记者”过渡。积累的资料类型包括:
(1)思想资料
记者的思想准备首先是政治理论的准备。
①充分的政治理论准备必不可少。
政治理论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一个“指南针”,记者只有认真学习、允分领会,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中,运用正确的世界观进行考察,站得高、望得远、看得清。
②思想资料的积累还包括对党的方针和政策的学习与掌握。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我国新闻记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所以记者应当比一般群众更了解和熟悉党的政策,不仅如此还要吃透、消化这些政策,以便更好的应用到新闻报道中。
③在“依法治国”环境的下,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也应是记者思想资料的一部分。
多学一些法律知识,不仅是政法记者增加业务知识的需要,而且还是其他记者进行自我保护的一条有利途径。
(2)业务资料
业务资料包括:记者自身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基本情况; 新闻采写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如采写体会、好稿评价等。记者要在新闻实践中少走弯路、岔道,认真汲取新闻采写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是十分有益的,这是记者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