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大学加试科目2(同等学力加试)之新闻采访学通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河北大学加试科目2(同等学力加试)之新闻采访学通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 2 2017年河北大学加试科目2(同等学力加试)之新闻采访学通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11 2017年河北大学加试科目2(同等学力加试)之新闻采访学通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20

一、概念题

1. 隐匿性观察

【答案】隐匿性观察,又称参加性匿名观察,是指记者不公开自己的身份,像微服私访那样去观察。在这种观察中,记者要变成被观察的某个现场或群体中的普通一员,直接参与其中的活动,以便在观察到一些真实情况后,再作决定。在这种观察中,被观察对象往往会不做任何掩饰,把一切问题暴露在记者面前。采取这种观察方式所获得的材料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2. 新闻采访学

【答案】新闻采访学是指研究新闻采访、记者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和记者采访规律的科学,是新闻学中新闻业务的一个分支。新闻采访学是新闻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更偏重于应用。它是记者采访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的总结与概括,又是指导记者更好地从事新闻采访实践的武器。

3. 公开采访

【答案】公开采访是一种显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一定的采访任务而亮明身份和意图的一种采访方式。记者在找到被采访对象之后,出示证件或名片,公开记者身份,说明采访意图,寻求对方的支持与合作,这是记者最常用的采访方法。

4. 报纸

【答案】报纸又称新闻纸,是指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面向公众,定期、连续发行的出版物。现在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完全现代意义上的报纸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和发展过程才逐步成型的。

5. 旁观性观察

【答案】旁观性观察,又称非参加性公开观察,是指记者亮明身份,直接在现场进行目击采访,从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现场情景和事件的发展。这是最经常、最普遍采用的方式。在这种观察中,记者一般不参与现场活动,也不介入争端,只是用眼睛像摄像机那样,机灵而客观地“摄取”现场的各种情景。

6. 记者的理论修养

【答案】记者的理论修养,是指记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即马克思主义水平。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结晶,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理论武

器。对个人来说,它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没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就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记者的理论修养的高低和报道水平的高低是成正比的。

7. 机动记者

【答案】机动记者是指任务不固定,往往是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直接受总编辑或编辑部派遣和调动的记者。机动记者分为编内和编外两种。新闻单位的记者一般分线,一般是固定跑市政、交通、医疗等各行业各部门。但有些突发事件,或是没有固定分线的,或策划选题,就由机动记者去跑。

8. 新动向

【答案】新动向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新方向或新趋向。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有的矛盾解决了,有的矛盾一时没有解决,甚至发展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动向。新闻媒体有责任把那些事关大局的新动向揭示出来,提醒人们注意,「的在于促进矛盾的解决。抓新动向,有赖于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善于透过个别看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一般人尚未察觉或没有完全察觉到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它。

二、简答题

9. 先进人物典型的宣传有什么特色? 请简述之。

【答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许多记者采写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人物。新时期先进人物典型的宣传呈现出以下几个特色:

(1)人物的多样性

①报道部队的有:从团长、军分区政委、守备部队参谋长到指导员、班长、普通战士,以及与部队有关的军嫂、拥军模范等;

②报道地方的有:从市委书记、地委书记到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从检查官、信访干部到民警,从气象工作者到医务工作者,从普通的修理工到公共汽车售票员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职务,不同的事迹,构成了先进人物类型的多样性。

(2)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近年来向全国推出的重大先进典型在做法上较以往有所创新: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中央各新闻媒体协同作战,在同一时间派出记者前往采访,在同一时间推出报道,集中突出地进行宣传,报纸、广播、电视一齐上,形成合力,发挥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体的优势。总之,在分合问题上,既要调动各新闻媒体的力量,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在宣传上形成合力,打“歼灭战”; 又要注意在具体报道的操作上不一刀切,只有一个模式,要让各新闻媒体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宣传上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从而构成一种既有统一步调,协同动作,又各有其长,各显其能的宣传格局。

(3)把宣传先进典型和学习先进典型结合起来

这种结合,是通过两个举措进行的,一是在新闻媒体推出先进典型后,一般由中共中央宣传

部和有关部门联合,在首都组织报告会,把被宣传的对象或有关人员请来,由本人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由别人介绍他的事迹。二是对某些重中之重的先进典型,中央领导同志题词,中央有关部门发通知。

10.新闻采访中运用创新思维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新闻采访中运用创新思维,应当注意以下间题:

(1)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是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是思想认识上的升华。新闻采访中的创新思维,是建立在我们党一贯的新闻采访工作传统的基础上的。因此,不能背离这种优良的传统,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把新时期的采访工作做得更好。例如,我们党的新闻工作所一贯倡导的深入调查、实事求是、全面辨证地看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都是今天所仍然需要坚持的。我们所要创新的,是突破那些不适应新时期社会情况的陈规陋习,是突破那些阻碍改革开放的旧观:念旧思想,是以当前新闻工作的特点创造出新的采访技巧和方法。所以,创新与继承二者是不矛盾的,也是不可分割的。

(2)正确处理创新与原的关系

新闻采访,是一项政策性、实践性很强,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人民实际利益的严肃的工作。因此,新闻采访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例如,新闻报道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新闻必须客观、真实、实事求是,新闻要尽可能用事实说话,做到迅速及时等。新闻采访中运用创新思维,也不能背离这些基本原,而是要更加生动、有力地体现这些原。创新可以标新立异,但不能异想天开。新闻采访中的创新思维,正是在维护新闻报道基本原的前提下,不断开拓新天地、新思想,采写出有新的时代特色的好新闻来。

(3)正确处理创新与真实的关系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和新闻采访工作的生命。无论新闻采访中怎样创新,绝不能以损害或削弱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为代价。如果那样,创新也就完全失掉意义。新闻采访中,可以想像,可以思索,可以设计多种采访方案和报道计划,但决不能虚构。瞎编乱造,不是新闻,新闻采访的一切思维活动必须在维护新闻报道真实的前提下进行。只有这样,记者才能取信于民,传媒才有生命力,新闻采访也才能永葆青春,成为推动新闻事业前进的真正动力。

11.怎么样了解和吃透马克思主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新闻报道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了解和吃透马克思主义,记者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要克服轻视理论的思想,有计划地读些马列著作

(2)要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为了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要认真读毛泽东和其他老一辈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