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813西方哲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解释题
1.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
【答案】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是指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的方法。苏格拉底在同别人讨论问题时,往往总是说自己对任何问题都不懂,只好向别人请教。但当别人回答他的问题时,苏格拉底却对别人的答案进行反驳,使对方矛盾百出。最后通过启发,诱导别人把他的观点说出来。但苏格拉底认为这些观点不是自己的,而是对方心里本来就有,只是由于肉体的阻碍未能显现出来。他的作用是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苏格拉底把最后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形象地称为“思想助产术”。这个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启发式教育的典型。
2. 波菲利问题
【答案】波菲利问题是公元3世纪时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在《亚里士多德范畴篇注释》中提出的关于共相性质的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为:①共相是否独立存在,还是仅仅存在于理智中; ②若共相独立存在,那它们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③如果共相是无形的,那它们是与感性事物相分离,或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且与之相一致。波菲利问题后由波埃修斯引进经院哲学,并成为12世纪经院哲学争论的焦点。
3. 康德的知性
【答案】康德的知性是一种主动产生概念并运用概念来进行思维的能力。知性的质料是感性直观,知性的形式是范畴。康德认为知性和感性不同,感性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能力,而知性则是自发性和能动性。感性提供对象,知性思维对象,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知性本身不可能直观。他认为知性的主要作用是判断,故又称“判断的官能”。康德通过形式逻辑的判断得出知性的纯形式,逻辑判断有四组十二个,相应地,知性也有四组十二个范畴。
4.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
【答案】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概念。市民社会是独立的个人的联合,是一种相对的全体。市民社会包括需要的体系,是指在能满足各种需求的经济活动、公共权威、司法和公司的管理中的组织和实践活动。市民社会分为廿个等级:①实体性等级,是指农民阶级,它依赖于自然界:②反思等级,是指产业等级,它倾向于自由的经济活动; ③普遍等级,是指公职官员,它以公众利益为职业。黑格尔认为,在市民社会中,人们成为有产阶级,具有平等的公民权利,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并存在确定的法律制度来保证个人自由,协调个人的需要和公众利益之间
的矛盾。
二、简答题
5. 简述莱布尼茨的神正论。
【答案】莱布尼茨提出的神正论是为上帝的全善与全能进行辩护的。
(1)现实世界是上帝创造的无数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上帝是全能的造物主,其所创造的世界是最好的世界。莱布尼茨认为上帝作为全能的造物主,依照必然理由律创造出无数的可能世界,它们彼此和谐,没有任何矛盾。在可能世界里,凡是不矛盾的东西都可能存在,但却不一定是现实的存在。上帝又根据充足理由律,在无数的可能世界中选择一个现实世界。完满性的程度决定了上帝为什么选择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世界,因为上帝的意志是全善的,所以我们的现实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当中最好的世界。
(2)神正论
莱布尼茨提出了他的神正论,以解释现实中充满恶的原因。
①恶的分类
a. 物理的恶
物理的恶是一些突发的对人有害的事件。物理界充满预定的和谐,“物理的恶”是“凭借自然的秩序,甚至凭借事物的机械结构而带来的惩罚”。自然的“惩罚”不是对人类的有意伤害,它的存在的原因是事物之间互相补偿的平衡。
b. 认识的恶
“认识的恶”是指确定与不确定的认识、真理与谬误秩序的颠倒。这类恶的原因是人类理智的不完善。但是原因不能归咎于上帝,而“应当被看作现世生活的错误”,只是局部的、相对的、表面的,绝不会影响上帝的智慧的绝对完善性。
c. 伦理的恶
伦理的恶是由人的自由意志的不适当的选择所造成的。“伦理的恶”则是为了衬托善而存在,如果没有恶的考验和折磨,也不会有善,恶越大则善越大。
②恶是局部的
莱布尼茨认为,在被造物层次上发生的偶然事件都有充足理由,恶是上帝创造和谐的秩序,因而都是善的。人的自由在于善恶的选择,并因选择的结果而受上帝的报偿或惩罚,“决不会有不受报偿的善良行为,也不会有不受惩罚的邪恶行为”。上帝惩恶扬善的公正只有在人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才会能显示出来。总之,恶是局部的,其存在是为了善的整体目的和实现:从整体上,局部的恶是善,并且在局部上也造成惩恶扬善的完善后果。
6. 简述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的思想。
【答案】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的思想是指,奥古斯汀否认世俗哲学家将人类智慧当作幸福的观点,而认为只有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因为他认为基督教不仅同其他哲学
一样以幸福为目标,还定义了真正的幸福,且提供给人们一条达到幸福的唯一正确途径。
(1)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不同于现实的哲学。
①在奥古斯丁的时代,人们普遍都认为,哲学是用来解答如何取得幸福生活这一问题的。在奥古斯丁看来,幸福是上帝赐予的福分,只有被上帝拯救过的人才能得到幸福,只有认识并践履上帝智慧的人才能被拯教,只有《圣经》的作者才是真正的哲学家,也只有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
②奥古斯汀认为基督教同一般人所谓的哲学的区别是“真正的哲学”与“现世的哲学”的区别。奥古斯丁否定了世俗哲学家把人类智慧当作幸福的观点。他认为哲学家的智慧只会产生各种意见纷争,从而远离幸福的状态,是“现世的哲学”。
(2)真正的哲学可以利用现世的哲学。
奥古斯丁并未完全否定现世哲学的价值,认为真正的哲学可以利用现世的哲学。
①真理不是哲学家本人的发明,而是上帝恩赐予人类的财富,但是却被“邪恶不正当地奉献给恶魔”,基督徒“应该取回它们,用于传授福音”,基督徒可以合法地使用异教徒的精神财富。
②现世哲学要经过改造之后才能被利用,而非溺于现世哲学著作。因而,奥古斯丁可以站在理性辩护主义的立场对古代的文化遗产进行批判地利用和吸收,以建构他的基督教哲学。
7. 简述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思想。
【答案】社会契约论,又称社会契约,源自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用契约关系解释社会和国家起源的政治哲学理论。霍布斯从人性论出发,以一个虚构的自然状态作为起点,提出了自然法、自然权利的基本原则,进而通过社会契约论,建立了他的国家学说。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1)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霍布斯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有一个自然状态,人们完全按照自然律行事。他认为自然律主要有两条:
①利用一切手段保存自己、自我保存、自私自利、趋利避害、无休止地追求个人利益等。这种抽象的利己主义的人性论构成了整个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基础,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追求利益和金钱贪婪的本性。
②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必要时人们愿意放弃别人也同样愿意放弃的权利。
(2)人对人是狼的自然状态。
霍布斯认为,在国家出现以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由于没有公共权力的约束,人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本J 险来生活和活动。每个人具有对一切东西的权利,甚至对彼此的身体也是如此。为了实现自己占有一切的“自然权利”,人类陷于“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但是义因人们的最大利益是自我保存,所以人们为了保存自己,处于人对人是狼的战争状态。
(3)社会契约的建立
由于人的生命在战争状态中受到了威胁,违背了人的最大的利益是自我保存的自然律。于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