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关系到社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速度与质量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义不容辞的使命,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则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关键。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如何有效构建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一直是制约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也时刻困绕着社会各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强烈需求的满足程度。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双师型”教师适用范围及认定标准、分类的阐述,从理论层面阐明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认定等问题。同时,结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分析了当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存在问题主要有:1、校内教师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尚不统一。2、“双师型”教师在认定中还存在量化标准模糊、认定周期较随意、重证轻质等问题。3、“双师型”教师在培养方面依然存在校内教师实践与技能训练不足和校外引进人才力度不大的问题。4、“双师型”教师的考核中还存在疏于考核、考核结果不兑现的现象。5、“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尽合理。6、“双师型”教师在人才引进、福利待遇、职称评审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上述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表现在以下四点:1、理论解释与实践解读不统一,导致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认定标准的理解较为模糊。2、职教师资培养渠道不畅导致了“双师型”教师实践与技能训练的不足。3、教育经费与师资短缺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4、国家政策与学校制度的不完善制约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最后,针对如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即突出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从宏观层面大力创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作用,大力加强学院内部“双师型”建设各项管理机制的统一、和谐发展,为“双师型”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空间;积极调动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促使他们自觉提高作为“双师型”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与职业素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